BMI正常也可能是“隐形肥胖”

2025-03-20 13:3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邹伟瑜] [责编:邹伟瑜]
字体:【

华声在线3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邹伟瑜)近日,“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被纳入国家“议题”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在今天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湖南·春分篇”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营养师蔡华,针对合理体重的判断标准以及超重人群的体重管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解读。

什么才是合理体重?

蔡华介绍,合理体重与身高、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紧密相关,是维持健康状态下的适宜体重范围。

目前,判断合理体重最常用的指标是体重指数(BMI),其计算方式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以体重60公斤、身高1.60米的人为例,其BMI为23.44。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BMI在18.5到24.9之间属于正常;中国标准的正常范围则是18.523.9。

不过,蔡华特别提醒,BMI并非判断体重的唯一标准,肌肉量较高的人群(如运动员等),即使BMI偏高也可能是健康的。因此,要更全面评估体重是否合理,还需结合腰围、体脂率等指标。“一般来说,男性腰围应小于90厘米,女性小于80厘米;男性健康体脂率在10%20%,女性在20%30%。”蔡华表示,公众在判断自己是否超重时,不能仅依赖BMI,还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超重人群,如何有效管理体重?

蔡华给出了“管住嘴”和“迈开腿”的策略。饮食上,要严格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油炸食品、甜点等高热量食物,学会查看营养标签。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多吃蔬菜、水果等,每天建议摄入2530克。选择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维持肌肉力量和促进代谢。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反式脂肪酸每天不超过2克。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此外,建议养成每日打卡习惯,对体重、饮食和运动进行记录,增强自律性。

运动方面,要将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等,有助于燃烧脂肪和改善心肺功能。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像举重、深蹲等,能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同时,还要增加日常活动量,减少久坐时间,比如多走路、爬楼梯等。蔡华强调,运动要循序渐进,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才能更好地坚持下去。

除了饮食和运动,充足的睡眠和压力管理也至关重要。蔡华指出,每天保证79小时的睡眠,能避免因激素分泌失衡导致食欲大增和腹部脂肪堆积。学会用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防止情绪化进食。记录饮食、运动和体重变化,能及时调整计划,保持减肥动力。

蔡华呼吁,合理体重的管理需要从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多方面入手,制定科学、可持续的计划,最终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长期健康的目标。

责编:邹伟瑜

一审:邹伟瑜

二审:李昆励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