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国家文物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已向甘肃省文物局、青海省文物局拨付文物保护抢险资金,全力做好文物受损情况排查评估和文物抢救性保护修缮等工作。目前,两地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已组织专业力量编制相关修复方案,确保受损文物及时修缮。
截至12月20日18时,甘肃有24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受损,主要是出现了古建筑墙体开裂、砖头掉落、瓦片跌落等情况,未出现塌毁情况;积石山县博物馆11件馆藏彩陶文物受损,其他馆藏文物安全无恙;另有6处文物保护利用管理设施出现墙体开裂等受损情况。炳灵寺石窟山门处、窟区河道内出现落石,山门附近管护用房一侧墙体出现裂缝,石窟内塑像、壁画、窟龛等文物本体未出现受损情况。甘肃已对出现险情地段,及时封闭坍塌段落并设置警示线和警示标志,采取清理、支顶、防护等措施,密切监视险情,动态掌握情况,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青海各级文物部门、文物文博单位已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大对文保单位、博物馆、大遗址等督促指导,采取疏导游客、关闭园区、排查修缮等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切实保障人身安全。该地已组织专业人员赴喇家遗址博物馆协助开展文物受损情况统计评估,采取保护措施,分包装箱,安全转移。同时,及时向民和县、循化县拨付文物保护紧急抢险补助资金,用于紧急支护、文物转运、文物构件整理、次生灾害防范等紧急抢险支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责编:洪晓懿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