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每周仍有2次以上尿床现象,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就可认为是夜遗尿,需及早接受治疗,否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在临床上,大多数儿童的遗尿问题都是可控的,关键是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儿童夜遗尿的原因有哪些?
①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抗利尿激素能够减少尿液的生成,如果该激素在夜间分泌不足,就会导致生成的尿量很容易超出膀胱容量,造成尿床问题。
② 膀胱容量不足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地方,如果膀胱容量不足就会增加排尿次数,造成尿床。
③ 没有向大脑反馈信息 正常情况下,膀胱充盈后会向大脑发送信息,即使在夜间,尿意也会把我们“叫醒”。如果膀胱没有及时向大脑发送这种信息,便不能让孩子醒来,从而出现尿床问题。
④ 便秘 由于膀胱跟消化道位置比较接近,一旦孩子有便秘问题,积攒的粪便很容易压迫到膀胱,使膀胱容量减少,引起尿床。
儿童夜遗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① 行为治疗 不少尿床儿童有不良的饮水、膳食习惯,改正这些习惯可以减少尿床现象,如控制晚上液体摄入、调整饮食结构等等。
② 觉醒训练 通过闹钟、湿度传感器等辅助工具,让孩子晚上能够自己起来去排尿。
③ 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尿液产生过多可以用去氨加压素,膀胱容量不足可采用抗胆碱能药物等。此外,还可用中医针灸、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
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
肾内科 庞丽平
责编:夏博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