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三峡】荆州沙市洋码头:古商埠蝶变城市“新客厅”

2022-06-10 20:5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谢添翼] [责编:伍镆]
字体:【

(荆州市沙市洋码头)

华声在线6月10日讯(记者  谢添翼)迎着清爽的江风,踏上修葺一新的码头,触摸一栋栋老建筑的城市印记,在新奇、向往中,穿越时间隧道。6月9日,“巍巍三峡”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记者来到荆州市沙市洋码头,感受这座千年古商埠焕发的新活力。

沙市,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沙市洋码头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楚国故都“郢”的外港。自古以来,沙市码头就因为水陆交通便利成为了全国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是老沙市最繁华的地带之一。上世纪30年代,沙市码头曾是我国仅次于天津、武汉的第三大棉花出口市场,港口有一千多艘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国的商船停靠,它们相继在此开洋行、设码头、建堆栈。因此,竹架子码头及周边区域就被称为“洋码头”。但随着交通运输的变革,沙市洋码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为了保护好长江岸线,重现洋码头风采,荆州市启动了荆江风情带建设。荆江风情带西起引江运河渠首,东至盐卡港,东西岸线约23.5公里。2016年以来,荆州市委市政府按照长江大保护的要求,对岸线进行了全面整治,目前临江仙公园、万寿宝塔公园、荆江园已经对外开放。

(荆州市沙市洋码头)

“荆江风情带的核心部分便是沙市洋码头文创园。这里将展示滨江风貌,推动长江的生态保护及沿江的生态产业升级。”沙市洋码头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沙市洋码头的老建筑修复、保护,严格按文物专家的指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还原建筑特色风貌。

在经过了“功能重塑”的保护性修缮和改造后,怡和洋行、安利英行、吉祥花号、打包厂、老候船室等一批历史建筑重新焕发“青春”。

“以前,这里雨污混流,污水直排长江。现在,施工方通过建设地下管网实现雨污分流,进一步‘保护长江、美化荆江’。”沙市洋码头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一期项目的老旧建筑的修复和配套,施工单位进行了绿化、喷泉、铺砖等景观设施,以及管网、供水道路天然气等配套项目建设。

(荆州市沙市洋码头。以上图片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沙市洋码头文创园项目,东至柳林洲大市场,西至沙市汽渡码头,岸线长度约2公里,总投资16亿多元 。该项目分三期进行保护、修复,打造了一个集生态旅游、文化展示、文创零售、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主客共享的城市客厅。

如今,巍峨的老建筑、翠绿的景观、熙攘的人群、鲜活的商埠文化,见证了洋码头的繁华“重生”。沙市洋码头文创园已被打造成长江沿岸一张靓丽的文旅名片。

责编:伍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