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0日报道 外媒称,香港“占中”运动,中国经济放缓并开展反腐运动,泰国发生政变:对奢侈品公司来说,亚洲不再是一个持续增长的市场。
据法新社10月19日电报道,路易威登集团是全球奢侈品行业的龙头老大,该集团今年第三季度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市场销售额下滑3%,远远不及2010-2012年那段兴旺时期。
报道称,根据近日发布的数据,在其他市场上,路易威登集团的销售额均有上升。该集团说,就连在不景气的欧洲今年前9个月的销售都出现好转。
该集团财务负责人让-雅克·吉约尼说,香港的危机“将影响”季度销售。他说:“我们已经注意到,第三季度免税店的销售受到负面影响。”
工商互助信贷银行证券部分析师阿诺·卡达尔说:“经济因素、货币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罕见叠加,对亚洲市场产生负面作用。”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再加上对政府官员挥霍消费的整治,让奢侈品公司遭受重创。这些公司习惯把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扩大的富人和注重品牌的消费者群体视为摇钱树。
咨询公司贝恩公司预测,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今年将首次出现萎缩。
这会对瑞士的Richemont、英国的博柏利、Mulberry和意大利的普拉达等公司产生不折不扣的影响,许多奢侈品牌开始控制之前的快速扩张。
卡达尔指出,中国市场对这个行业的拉动已经有若干年时间,“不可能长期保持这种速度”。
奢侈品公司还抱怨说,打击挥霍性、炫耀性消费的运动令上等白兰地、高端葡萄酒以及手表等传统上作为礼品赠送的奢侈品的销量急剧缩水。
路易威登集团说,201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葡萄酒和烈酒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7%。
法国烈酒制造商人头马-君度公司本周宣布,受中国市场对其王牌产品人头马需求疲软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下滑15.5%。
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奢侈品行业也因为中国游客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到来而受到打击,这些原因包括今年5月泰国发生的政变。
但对这个行业打击最大的很可能是香港目前正在进行的抗议活动。除了路易威登集团提示香港抗议活动影响利润外,手表制造商也感觉到痛苦。随着抗议者堵塞香港街道,零售额最近数周下滑了一半。
【延伸阅读】调查:中国奢侈品市场首次负增长
美股行情中心:独家提供全美股行业板块、盘前盘后、ETF、权证实时行情
中国奢侈品销售的市场规模将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的首次萎缩。美国大型咨询公司贝恩咨询(Bain &Company)和意大利高档品牌行业团体——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Fondazione Altagamma)10月15日发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场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大陆的奢侈品市场规模预计为1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78亿元),比上年下降2%。自2000年启动调查以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除了“节俭令”导致人们的礼品消费减少之外,中国大陆奢侈品市场萎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者开始在关税和增值税等更低的海外购物。例如在中国网站标价2.9万元的英国博柏利[微博](Burberry[微博])风衣在日本仅售3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9万元),而在法国则为2395欧元(约合人民币1.88万元)。
(来源:日经中文网 森安健 大连报道)
(2014-10-17 12:36:03)
【延伸阅读】反腐令中国奢侈品销售降温 外媒称看清真正买家
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外媒称,中国不再是奢侈品行业的理想国度。中国政府的反腐政策让奢侈品生产商的营业额大幅下滑。
据德国《商报》10月15日报道,自反腐运动开始以来,官员的受贿行为遭到严厉惩罚,普拉达和博柏利等奢侈品牌在中国的销售就开始走下坡路。
美国贝恩公司和意大利高档商品生产商联合会最新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所谓的个人奢侈品——从劳力士手表到阿玛尼西装再到法拉利跑车——今年在中国将出现多年来的首次业绩下滑。该调查预计,今年中国的奢侈品销量将下降1%。
“销量下降并不令我吃惊,”贝恩公司合伙人、报告的主要作者克劳迪娅·达尔皮齐奥说,“或许这完全是健康的。现在我们看到了谁才是真正的消费者,以及他们的行为特点。由昂贵礼品带来的旺盛消费已经结束了。”
但中国人仍是奢侈品公司的大客户。根据瑞士环球蓝联公司对非欧盟国家游客在欧洲购物退税情况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人购买奢侈品的退税占退税总量的27%。这令他们远远超过俄罗斯人而占据首位。
“中国人在国外的奢侈品支出比在国内多两倍,”达尔皮齐奥说。这位奢侈品专家要求企业彻底转变思维。她说:“分析产品在哪里被购买不再有意义。其实我们应该问是谁在购买它们。”
她提到了一个困境:“如果一位客户在中国看到了产品,然后在欧洲购买,销售功劳是谁的?是把产品在中国宣传得有吸引力的人,还是在意大利米兰的时装店卖掉它们的人?”
因此,每平方米的销售业绩等传统标准日益失去重要性。时装店作为展览橱窗可能仍有意义,即便它们不再卖出很多产品。
该报告观察到中国人也像其他所有饱和市场的顾客那样出现了“降级消费”:消费者把购买目标由昂贵的顶级品牌转为较为便宜的名牌。这对拥有阿玛尼、范思哲和普拉达等高端品牌的意大利人来说不是好消息。拥有迈克高仕等品牌的美国人的情况则要好很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古驰在华一家旗舰店。新华社资料图 记者梁旭摄
(2014-10-17 08:00:15)
【延伸阅读】郑州商品交易会成“淘宝”会 奢侈品少人问津(图)
此类价格数百万的商品少人问津。 杨大勇 摄
域外商品成消费者“淘宝”取向。 杨大勇 摄
中新网郑州10月11日电(记者 杨大勇)在郑州举办的第二十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上,参展商来自国外2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参展企业达2300余家,是一次商品交易盛会。同时,也引来众多市民前去“淘宝”,也是一场消费者“淘宝”会,域外商品成为众多消费者挑选的取向,而那些昂贵的奢侈品却少人问津。
10日,为期4天的第二十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在郑州开幕,数万人次涌入会场,参展商使出各种招数吸引前来参观的人,并以不同的方式叫卖各自的商品。记者在展会上看到,展会上的商品以工艺品和日常消费品居多,肉制品、家电、服装、工艺品、汽等一应俱全。琳琅满目的商品,令前来淘宝的消费者眼花缭乱。
11日,来自福建的参展商向记者介绍,参展主要是寻求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业务关系,同时,推介宣传企业也是重要一部分,向消费者出售的产品是参展商品,一方面方便了参会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参展企业运出的负担。参展商品质量有保障,而且价格便宜,消费者热衷到展会上“淘宝”是自然的事。
来自台湾的参展商介绍说,台湾的商品越来越收到内地消费者的喜爱,台湾的食品、工艺品等是消费者喜爱购买的商品,前来购买的消费者较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众多前来淘宝的人中,域外商品成为他们购买的新取向。在域外商品展区,一些具有异域风情的商品引来不少消费者驻足挑选。消费者吕先生称,在家门口能购买到价廉物美的“洋货”也算一件幸事,既不用担心商品的质量问题,也不用担心商品的价格高低问题。
据会展中心工作人员称,郑交会作为内贸会,消费者不满足仅仅购买国内的商品,国外展馆可以把商品直接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方便参展商与消费者交流、洽谈。
记者在展会上还发现,那些价格数万,甚至上百万的高价商品却少人问津。在一张长约10米的会议大板展位,的确引来不少参观者的驻足观望、拍照,可一打听价格,一些消费者却微笑着走开了。据该展位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张大板可以收藏,也可以会议使用,价格约300万元人民币,目前很难卖出。(完)
(2014-10-11 12:08:16)
【延伸阅读】“黄金周”中国大陆民众境外奢侈品消费同比降两成
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世界奢侈品协会10日发布的《2014“黄金周”华人境外奢侈品消费报告》数据结果显示,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10月7日,七天长假内,中国大陆地区居民境外消费奢侈品累计约32亿美元,总量与去年的41亿美元相比同比下降21.95%。
其中,欧洲地区占68%,北美地区占27%,港澳台地区5%;消费额与去年相比均有所降,港澳台地区下降幅度最为明显,降幅近七成。
从消费商品看,皮具、时装、化妆品和香水、名表这四大类仍是中国消费者的最爱。
报告针对黄金周期间主要奢侈品区域的消费者进行了群体抽访调查后发现,受访者大多认为黄金周是和家人到境外购物的最好时机,90%出境将购买奢侈品视为出行的一项主要目的。
报告称,黄金周假期已经成为境外奢侈品门店每年期盼的重要节日,服务中国游客也成了境外奢侈品商业的重点。中国人节假日在海外的强大购买力,使今年黄金周欧洲奢侈品门店雇用更多中国留学生提供中文翻译服务。报告称,目前,对所有奢侈品牌来说,中国人在海外的消费地位均“极其重要”。
此外,报告认为中国反腐作用力明显,致使奢侈品作为中国高端礼品流通受到严重影响,直接造成以往中国人境外批量消费奢侈品的现象明显下降,中国人消费数据已经大幅影响欧洲市场总量,2014中国“黄金周”中国消费体量的下降导致欧洲奢侈品市场销售额整体下降18.35%。(完)
(2014-10-10 12:24:10)
责编:蒋俊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