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过去10年执行死刑人数锐减 去年2400人

2014-10-28 14:48 [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孙乾 孙思娅 桂田田] [责编:欧小雷]
字体:【

图表:刑法修正案草案九拟取消的9项死刑罪名

  图表:刑法修正案草案九拟取消的9项死刑罪名 新华社发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立法机构正在考虑废除现有55种适用死刑罪名中的9种,包括多起争议案件涉及的集资诈骗罪。

  据法新社10月27日援引中国国家媒体报道,一份关于缩减死刑适用范围的修正案草案已提交中国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与此同时,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司法体系改革提议,而刚刚闭幕的中共重要会议也誓言要实行“法治”,但分析人士说,中共仍将牢牢控制司法系统。

  报道说,草案提议废除的9种非暴力适用死刑罪名包括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伪造货币罪和集资诈骗罪等。

  对经济罪犯处以死刑尤其存在争议。在中国,银行贷款主要由国家控制,一些私营企业经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根据美国对话基金会的报告,去年,中国对2400名罪犯处以死刑。中国偶尔会免除一些遭到错判的死刑犯的罪名,有时是因为真正的罪犯认罪,有时是因为后来发现原以为已经死亡的受害者还活着。

  根据对话基金会的报告,在中国,所有死刑判决都要提交最高法院复核。去年,最高法院将39%的死刑判决发回下级法院,要求后者进行证据补查。

  其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是,今年6月,最高法院推翻李彦的死刑判决,李彦因杀害实施家暴的丈夫而被判死刑。

  报道说,中国的司法体系受中共的严格控制,在刑事案件中,法院的定罪率几乎达到100%。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0月27日报道,中国媒体认为,这次刑法修改的重点之一是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草案拟对集资诈骗罪等9项罪的刑罚规定进行调整,取消死刑。

  这次刑法修改拟取消的9项死刑罪名分别是: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

  中国2011年5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盗窃罪等13个非暴力犯罪的死刑罪名,使中国的死刑罪名减至55项。如果这次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九)获得通过,中国的死刑罪名将降至46项。

  中国媒体援引全国人大官员的话表示,过去几年的实践表明,减少了死刑罪名,并未对社会治安有负面影响,“对相关犯罪在取消死刑后通过加强执法,该严厉惩处的依法严厉惩处,可以做到整体惩处力度不减,以确保社会治安整体形势稳定”。

  报道说,中国近年来开始加强法制,死刑核准权力收归中央,不少地方冤假错案判处死刑的案例被公开推翻。

  报道称,在国际上反对死刑趋势的影响下,中国近年来也逐渐减少了死刑判决罪名,根据美国对话基金会公布的数据,中国执行死刑的人数在过去10年大幅下降。但坚决反对死刑的一些人权组织说,中国每年执行死刑的总人数仍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执行死刑人数的总和。

  延伸阅读:强迫卖淫等9项死刑罪名拟取消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强迫卖淫等9项死刑罪名拟取消

  导读: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以来,我国先后通过一个决定和八个修正案,对刑法作出修改、补充。据悉,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代表共提出修改刑法的议案81件。昨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拟取消“强迫卖淫”等9项死刑罪名,并对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进行修改。

  减少死刑罪名

  提高死缓罪犯执行死刑门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李适时介绍,经与各有关方面研究,拟对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等9个罪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

  据悉,这次准备取消死刑的9个罪名,在实践中较少适用死刑,取消后最高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

  李适时表示,对相关犯罪在取消死刑后通过加强执法,该严厉惩处的依法严厉惩处,可以做到整体惩处力度不减,以确保社会治安整体形势稳定。上述犯罪取消死刑后,如出现情节特别恶劣,符合数罪并罚或者其他有关犯罪规定的,还可以依法判处更重的刑罚。

  2011年5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取消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盗窃罪等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这使中国的死刑罪名减至55个。下一步,如若刑法修正案(九)获得通过,中国的死刑罪名将降至46个。李适时说,实践表明,此前取消13个罪名的死刑,没有对社会治安形势形成负面影响。

  此外,草案还进一步提高对死缓罪犯执行死刑的门槛。

  现行刑法规定,死缓期间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执行死刑。综合最高法院等各方面的意见,草案把“故意犯罪,查证属实”改为“故意犯罪,情节恶劣”。

  强化人权保障

  猥亵男性、收买妇孺一律入罪

  现行刑法第237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修正案(九)草案第十二条对上述规定作出修改,将“猥亵妇女”改为“猥亵他人”,意味着猥亵男性也触犯刑法,可以适用此条款保护男性。此外,草案对于收买妇女、儿童的行为一律做出犯罪评价。

  现行刑法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但未阻碍妇女返回原居住地,也未虐待被买儿童、不阻碍对其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有意见提出,司法实践中收买人很少被追究刑事责任,从而导致“拐卖犯罪,收买无罪”的情形。

  修正案(九)草案第十三条对此条文作了修改,规定前述情形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一律做出犯罪评价。

  惩治失信背信

  增加规定组织考试作弊罪

  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有关负责人士介绍:“现在专业助考团伙已经形成了有组织犯罪,从考前、考中、考后都有涉及,原来针对各种情况分为不同罪行,实践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增加了组织考试作弊行为。”

  昨日,提交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组织考试作弊新增规定:“在国家规定的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试题、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等行为均将面临相应处罚。

  此外,草案对伪造编造居民身份证的犯罪做了修改,将证件范围扩大到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证件。

  “伪造、编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网络信息安全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均构成犯罪

  此前,最高人民法院曾发布规定,约束“人肉搜索”等曝光个人隐私的行为。

  按照该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法院应予支持。

  昨日提请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进一步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未经公民本人同意,向他人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违反国家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此外,针对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恶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况,草案增加规定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入罪。

  草案明确:“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完善反腐败制度

  向官员近亲属行贿最高可判十年徒刑

  分析指出,相较受贿罪,司法实践中对于行贿罪的打击力度一直较小。

  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有关负责人士介绍,本次提请审议的草案通过“增加财产刑”和“严格行贿罪从宽处罚条件”两种方式,加大对行贿犯罪的处罚力度。

  此外,草案增加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近亲属等关系密切人员行贿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随着情节严重程度增加,若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为预防腐败犯罪,草案还完善了“预防性措施”。修正案草案第1条明确,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犯罪的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假释之日起五年内从事相关职业。此外,草案修改了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完善惩治腐败法律规定。

  现行刑法是按照贪污的数额来定罪,分为5000元以下、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以及10万元以上四个档次来进行判罚。

  李适时指出,从实践情况来看,规定数额虽然明确具体,但是这类犯罪情节差别很大,情况也复杂,如果单纯考虑数额很难全面地反映具体个罪的社会危害性。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草案删去了对贪污受贿犯罪规定的具体数额,具体的定罪量刑标准可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掌握或者由最高法、最高检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来予以确定。

  延伸阅读:集资诈骗等9罪拟取消死刑 专家:惩罚和恶性应成正比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昨天初次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对9种罪名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此次刑法修改拟取消死刑的9种罪名分别是: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后,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制定和修改的首批重要法律之一。

  变化

  1

  9罪名有望取消死刑若通过涉死刑罪名降至46个

  变化提请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对9种罪名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即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

  解读目前我国有55种罪名可以被判处死刑,此次拟取消死刑的9种罪名,占涉死刑罪名总数的16.3%。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赵秉志教授指出,其中5种经济犯罪,即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两种社会管理秩序种类,即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以及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

  据了解,继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后,中国先后通过一个决定和八个修正案,对刑法作出修改、补充。2011年5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取消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盗窃罪等13种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这使中国的死刑罪名减至55种。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获得通过,中国的涉死刑罪名将降至46个。

  赵秉志表示,虽然中国现行刑法总则第48条第1款将死刑适用的罪种限定为“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有利于限制死刑适用的罪种范围;但是从刑法分则设置的死刑罪名来看,其对死刑罪种的规定并未与总则的限制要求完全对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泛化倾向。

  赵秉志指出,我国刑法原有68种死刑罪名,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删除了13种非暴力经济性犯罪,目前还存在55种死刑罪名,这其中有30多种是非暴力经济性犯罪。在《刑法修正案(八)》研讨过程中,有4种罪名是和被削减掉的13种罪名危害程度最接近的,当时国家立法机关就重点考虑过废止其死刑的问题,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来得及深入讨论,就留下了。这4种罪名是: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运输毒品罪和伪造货币罪,这也是现阶段应该最快削减死刑的。

  赵秉志表示,此次草案提出的削减死刑罪名涵盖了这4种罪名中的3种,其中社会危害性大的运输毒品罪未包含其中。赵秉志指出,其中的原因是,这些非暴力的犯罪并没有达到性质极其严重的程度。

  变化

  2

  死缓期间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或执行死刑

  变化现行刑法第五十条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上述规定修改为:对于死缓期间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解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认为,原来的罪已被判死缓,如果执行期间又犯了很轻的罪,比如脱逃罪、盗窃罪、侮辱罪、诽谤罪等,就对罪犯执行死刑,实际上是降低了死刑执行的门槛。“是两项都不该死的罪却被执行死刑。”

  对于草案提出的此项修改,由“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变为“故意犯罪,情节恶劣”,阮齐林赞扬其遵循了严格控制死刑的理念。他说,在死缓执行期间,抗拒改造故意犯罪且情节恶劣的才被判处死刑,这体现了对执行死刑的审慎态度,抬高了执行死刑的门槛。

  “这样的修改,体现了立法者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不懈探索的勇气和精神,也确保了中国法制能够走在正确的轨道上。”阮齐林说。

  追问

  为何削减这9个死刑罪名?

  惩罚和恶性应该成正比

  据专家和法官介绍,近年来,我国执行死刑的人数总体越来越少。现有55个可判死刑的罪名中,真正适用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强奸罪等少数罪名上。此次拟削减的9项死刑罪名,近年来在司法审判中已经很少用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黄京平说:“司法实践中,这9个死刑罪名几乎没有适用或者极少适用,削减起来相对容易。”

  “这次取消的9个死刑罪名属于经济性非暴力犯罪,对于这类犯罪少用、慎用死刑是大势所趋。”黄京平说。

  近年来,一些地区的非法集资案件集中爆发,其中,浙江吴英集资诈骗案最为典型。浙江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被告人吴英死刑,此后到2012年5月,在对吴英案的二审中将判决改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2014年7月,浙江省高院当庭对吴英作出减刑裁定,决定将对吴英的死缓减为无期徒刑。案件一度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经济类犯罪不能与暴力犯罪相提并论。“惩罚和恶性应该成正比,恶性越高惩罚越重,这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进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说,“并非罪行设置得越重,就越能有效地预防犯罪,而是应做到罪刑相当。”

  为何取消强迫卖淫罪死刑?

  暴力强迫卖淫致死伤适用他罪

  赵秉志指出,强迫卖淫罪根据其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尚不是最严重的,也决定废止其死刑,这是值得肯定的一个新进展,即国家立法机关在着重废止非暴力犯罪死刑的同时也开始了逐步废止非致命性暴力犯罪的步伐,这无疑会加快我国死刑废止的进程。

  在阮齐林看来,此次刑法修改取消的几个死刑罪名主要是因其属于非暴力性经济犯罪,而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则属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这两类犯罪是非暴力性犯罪,但如果强迫卖淫过程中有暴力致被害人死伤的,可以采取法律适用上的应变,以强奸罪论处。

  近年来,因组织强迫卖淫被判刑的案件屡见不鲜。其中,湖南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唐慧女儿案”的判决为人熟知。在一审、二审判决中,被告人周军辉、秦星因强迫卖淫、强奸、组织卖淫罪被判死刑。今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未予核准对二人的死刑。湖南省高院最终认为原判量刑不当,遂作出对二人减刑为无期徒刑的决定。

  取消后会否造成负面影响?

  情节特别恶劣可依法判更重刑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李适时介绍说,实践表明,2011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没有对社会治安形势形成负面影响,社会各方面对减少死刑罪名反应正面。

  据介绍,目前世界上完全废除死刑的国家有90多个。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外废除死刑的国家并没有因此而导致犯罪率上升。

  李适时介绍,这次虽然拟取消9个罪名的死刑,但这些犯罪最高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对相关犯罪在取消死刑后通过加强执法,该严厉惩处的依法严厉惩处,可以做到整体惩处力度不减,以确保社会治安整体形势稳定。”

  减少死刑,并不意味着对犯罪的纵容。法律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李适时表示,上述犯罪取消死刑后,如出现情节特别恶劣,符合数罪并罚或者其他有关犯罪规定的,还可以依法判处更重的刑罚。

  九项罪名现行刑罚

  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

  刑罚: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货币罪

  刑罚:伪造货币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集资诈骗罪

  刑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

  刑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组织他人卖淫,情节严重的;强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强迫多人卖淫或者多次强迫他人卖淫的;强奸后迫使卖淫的;造成被强迫卖淫的人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刑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从重处罚。

  战时造谣惑众罪

  刑罚: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勾结敌人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

责编:欧小雷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