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慢阻肺和肺癌危害大 两项检查有助早发现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珠海10月15日电(刘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呼吸疾病,但总体来看,这两种疾病的知晓率和认知度与心血管病、糖尿病相比仍然落后。关口前移、早期筛查是提高呼吸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10月12日,在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慢阻肺和肺癌危害大,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及时做一些检查,如肺功能检测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早发现 把肺功能检测纳入常规体检

钟南山院士回顾了人类对高血压认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经过40多年发展,人们才开始认识到高血压没有症状的时候是要干预的。早期干预高血压,发生脑卒中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糖尿病也是如此,血糖高或是糖耐量高,或者糖化血红蛋白高,就需要干预,现在基层医生基本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对于慢阻肺,一般什么时候才关注呢?就是他已经出现症状,比如走路气喘、晚上咳痰不止。到这个阶段,实际上他的肺功能已损害50%左右或者更多,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能力,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上还正式启动了“呼吸健康-基层万医行”基层医疗培训项目。对此,钟南山院士表示,基层是防治工作关口前移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百姓的健康守门人,要像日常监测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在常规检查中加入肺功能检测,以便更早地发现潜在的肺部疾病,尤其是慢阻肺、肺癌。通过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保障患者的健康生活,因此提高基层医生对呼吸系统疾病早筛早治的认知及水平尤为重要。

早筛查 人工智能助力肺癌防治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印发的《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版)》指出,对肺癌高风险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有效提高人群肺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对于肺癌,钟南山院士指出,中国肺癌的死亡率远高于其他肿瘤,关口前移、早期筛查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关键。“近年来,我们的研究团队在越秀区等地开展了肺癌筛查项目,利用CT检查结合人工智能(AI)技术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通过深度学习大量小结节病人的CT资料,AI能够分析结节的形态、密度、边缘等特征,从而帮助预测肺癌的可能性。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还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过度治疗和干预。团队还在探索结合血液中生物标记物(如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肺结节诊断的准确率。”钟南山院士指出,如今我国对于肺癌、慢阻肺的创新治疗技术领先世界。早期肺癌通过“无管技术”治疗,一般术后一至三天就能出院。这项创新技术现已在全世界推广,很多国外同行也前来观摩“取经”。

“吸烟有害健康,且有成瘾性,我不赞成吸烟。”钟南山院士说,希望大家多关注自己的呼吸健康,及时做相关检查,如肺功能检测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对于预防和治疗呼吸疾病至关重要。同时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减少空气污染,保护人们的呼吸健康。

(一审:蒋宇 二审:卢小伟 三审:鲁红)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