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 产业协同正向区域联动转变

[来源:河北日报]

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

10年来,北京市有序退出4000余家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京津冀空气质量持续优化,三地“2+4+N”产业合作格局初步形成。这是记者从4月17日在北京举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高端论坛上获悉的。

论坛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与该校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大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记》。该书深入剖析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进展与成效,对产业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发展、生态协同发展这三大需率先突破的领域以及协同创新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两个重点领域的进展与成效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显著,高精尖产业发展迅速

《大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记》提到,10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重要进展,北京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不予受理业务2.5万件,有序退出4000余家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

作为该书的作者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介绍,如今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迅速,十大高精尖产业的企业注册资本额均呈逐年增长态势。北京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疏解稳妥有序落地,教育和优质医疗资源的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首都功能核心区将部分一般性行业和非首都职能部门有序向外疏解,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相关人员向外转移。研究发现,2014至2022年,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四个密度”稳步下降。

交通网织补加密,互联互通互融水平提升

叶堂林说,10年来,京津冀三地牢牢把握交通的基础先导作用,推动形成以轨道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着力打造与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综合交通网络,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从蓝图迈向现实。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日益优化,运输效率不断提升。天津地铁建设加速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不断扩大。河北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地铁从无到有。

三地共织交通网,持续提升互联互通互融水平。区域国家干线铁路建设不断完善,城际铁路建设持续推进,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轨道交通平谷线加速建设,环京地区“通勤圈”深度融合,“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京津冀区域间全面消除国家高速公路网“断头路”。跨界公路网不断织补加密,跨市域公交线路快速发展,“一小时环京通勤圈”逐步释放同城化效应,“一卡走遍京津冀”乃至全国的出行模式初步形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换乘效率持续提升。

京津冀三地交通部门持续增强协同联动,推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津冀港口分工协作持续深化,基本建成功能互补的津冀环渤海港口群。北京形成“龙凤呈祥”航空双枢纽格局,京津冀“双核两翼多节点”机场群布局完成,空铁交通逐渐实现贯通连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共同构筑起京津冀交通发展“新骨架”。

联防联控机制日益成熟,生态质量稳步提升

研究发现,10年来,京津冀三地合力施策,以控污减排、扩容增绿为目标,以生态分区管控、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监管监测为关键措施,优化生态发展格局,并以联防联控法治深化、标准协同、生态保护为重点任务,实现了生态本底不断夯实,生态质量稳步提升。

北京已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津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生态空间与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双提升。河北11个设区市全面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十名,大力实施绿色河北攻坚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

京津冀实施生态分区管控,生态涵养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愈发完善。协同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生态修复效率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逐步建立,有效促进生态恢复、防控污染,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京津冀三地携手推动体制机制建设,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日趋成熟。”叶堂林说,三地着力打破区域行政壁垒,诞生全国首部区域协同立法,实现了“联动执法”向“联合执法”的转变。生态补偿合作逐步推进,引滦入津工程上下游、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均已正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京津水源上游流域生态补偿全覆盖,有效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全面开展,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

产业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10年来,三地充分发挥北京创新研发优势,天津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河北充足的生产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优势,“2+4+N”产业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产业不断集聚,重点建设的曹妃甸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张(家口)承(德)生态功能区、滨海新区等“4+N”平台产业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三地通过以合作园区为载体的共建共管模式、以制造业企业为主导的“总部+基地”模式、以大数据产业为牵引的功能互补协同模式等六大模式,逐步形成了“北京研发、津冀转化”的空间布局。

京津冀发挥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实现了北京产业发展从“大而全”转向“高精尖”,天津产业优化以“引得来”巩固“发展好”,河北则从“接得住”实现“升级跳”,充分实现了产业合作赋能区域协同。

目前,京津冀正在促进产业协同由单个企业、单一项目对接向产业链供应链区域联动转变。京津冀以产业集群演化升级为基础、产业链延伸完善为核心、产业廊道优化拓展为路径,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区域产业融合创新。

创新合力不断凝聚,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10年来,京津冀创新基础日益坚实,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叶堂林表示,京津冀三地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共建,大力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开展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攻关,加速推动前瞻性创新,探索出按出资比例共享税收与运营收益、按创新贡献分配增值收益等多种区域利益共享模式,逐步形成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的创新体系。

创新合作持续深化,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京津冀推动创新策源地与创新承接地良性互动,深化拓展“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协同创新模式,积极破除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堵点,创新要素实现互通共融,协同创新态势愈显蓬勃,兼具创新活力与协同效应的创新发展格局。

随着创新合力不断凝聚,三地联手攻克一系列“卡脖子”难题,涌现了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长安链”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活力日益彰显,创新产出质量稳步提升。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群众获得感

研究发现,三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硕果累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河北着力建设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加强与北京战略合作,持续优化产销衔接,北京“菜篮子”产品的稳价保供能力不断提高。

在京津冀医疗一体化方面,京津医疗持续为河北“输血”“造血”。异地就医“一卡通行”,京津冀医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医联体建设不断加强。京津冀教育功能布局持续优化,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持续下沉至河北,加速京津冀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延伸布局。京津冀博物馆积极主动寻求合作,有效促进了京津冀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的优质发展。三地共推文旅建设,协同释放新活力。

来源:河北日报

(一审:田镇圆 二审:刘乐 三审:石伟)

相关专题: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