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之夜举行!五位获奖作家感言,意味深长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19日晚,“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茅盾故里浙江桐乡乌镇隆重举行。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杨志军、乔叶、刘亮程、孙甘露、东西在盛典上领受中国文学最高荣誉。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四十余年来,茅盾文学奖高扬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持续奖掖中国当代文学杰出作家作品,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恢宏的发展历程。“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凸显长篇小说这一文体在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中的地位与尊严,彰显茅盾文学奖这一国家级奖项的导向性与权威性。

盛典现场,大屏幕上庄重公布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五部获奖作品即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乔叶的《宝水》、刘亮程的《本巴》、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和东西的《回响》的授奖辞。

五位获奖作家先后发表获奖感言。

杨志军发表感言时说:“我知道此生的文学义务,就是建树关于 ‘人 ’的理想,建树关于生死、荣辱、爱恨、美丑的人性坐标,为此我喜欢精确到位的现实主义,喜欢情绪饱满的理想主义,也喜欢直面人类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一个人的历史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一个人的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情怀是民族情怀的一部分。写作者的精神纬度决定了其作品的优劣高低,对登高望远的热爱时刻伴随着我们对陨落与滑坡的警惕。”他最后深情表白道,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乔叶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迄今为止,我的写作之路已经走了30年。作为一个乡村之子,30年里,对于故乡,我有渐渐远离又徐徐回归的漫长过程。这个漫长过程让我认识到,无论身在何方,故乡的土地和土气,都如影随形地拥抱着我,是我命中注定的精神基因和心灵滋养。故乡拥抱着我,时代也拥抱着故乡。我一直认为,作家和时代就是浪花和大海,庄稼和土地的关系。弱水三千取一瓢饮,这一瓢饮里必然是时代的成分。”

“这个世界,即使被大人看过无数遍,也永远需要用孩子的天真之眼再看一遍,这是文学对人类初心的观照。”刘亮程的获奖感言和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了诗意。

孙甘露首先描画出作品的轮廓:“《千里江山图》是关于理想和牺牲的,也是关于秘密和情感、遗忘和记忆。它源自那个令人难忘的时代,也源自我的出生地上海。我时常会想,我有机会在此生活、工作,已经是莫大的犒赏。”他表示,写作引领我们反思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令我们想象我们未曾拥有的。两者彼此审视,相互交流,令我们体会到,一生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就像历史学家常说的那样,荣耀很快就会消失,而那些为理想付出生命的人,才是值得后人永久地记忆。

东西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感谢命运的赐予,感谢那些撞击我心灵的事件,感谢让我产生《回响》的灵感的人们,并感谢这部作品的共鸣者和欣赏者。在写作过程中,当我打开自己,与人物感同身受的时候,我就从心灵找到了现实,在罪里找到了罚,在逃避里找到了责任,在猜疑中找到了信任,在内疚中找到爱。”他表示,生活的复杂,需要复杂的写作技术去照亮。他正攀登在这条写作的道路上。

获奖作家与编辑按手印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特别邀请五位获奖作家的责任编辑和他们一同在特制的书形装置上摁下手印,将编辑从幕后推向台前,体现出对“幕后英雄”的崇高敬意。手印随后将汇成一幅长卷,并送往茅盾纪念馆和浙江文学馆,进行收藏和展示。

链接: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授奖辞:

《雪山大地》授奖辞:《雪山大地》,追求大地般的重量和雪山般的质感。青藏高原上汉藏两个家庭相濡以沫的交融,铸就了一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碑。在对山川、生灵、草木一往情深的凝望和咏叹中,人的耕耘建设,生死歌哭被理想之光照亮。沧桑正大,灵动精微,史诗般美学风范,反映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历程。

《宝水》授奖辞:乔叶的《宝水》,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映照着“山乡巨变”。移步换景的风俗风情与豆棚瓜架的倾心絮语,涵容着传统中国深厚绵延的伦常智慧和新时代方生方长、朝气蓬勃的新观念、新情感、新经验在创造新生活的实践和人的精神成长中,构造融汇传统与现代、内心与外在的艺术形态,为乡土书写打开了新的空间。

《本巴》授奖辞:刘亮程的《本巴》,向《江格尔》致敬,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证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美美与共的活力。融史诗、童话、寓言为一体,在咏唱与讲述的交响中以飘风奔马、如梦如幻的想象展现恢宏绚烂的诗性境界。对天真童年的追念和对时间的思辨,寄托着人类返朴归真的共同向往。

《千里江山图》授奖辞: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是理想和英雄的风雅颂,革命者以信仰、纯真和勇气高举起冲破黑暗的火炬,对城市空间的凝视和摹写,寄寓着对江山与人民的挚爱和忠诚。叙事明暗交错,光影流转,节奏急管繁弦,在静与动的辩证中保持着沉思与抒情的舒朗开阔,为革命历史题材写作传统展开了新的艺术向度。

《回响》授奖辞:东西的 《回响》,以富于认识和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探索当代城市生活的精神状况。在社会与家庭双线并进的结构中,抽丝剥茧、洞幽烛微,呈露和整理人心与人性的复杂缠绕。现实与心理、幻觉与真相、困顿与救赎,冲突的对话构成灵魂的戏剧,有力地求证和确认我们生活的基石:真实、理解、爱和正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一审:谢振华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