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4日电 题:“带薪休假”的内蒙古草原
新华社记者于嘉、李云平、彭源
4月初,走进昔日沙化较重的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草原虽未变绿,但高高矮矮的旧草延绵到天边,不难想象夏日的葱郁景象。一些曾“寸草不生”的地方,如今草木丰茂、湖水荡漾,引来北归候鸟栖息。
这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项目区(2021年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这里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得益于2011年国家在内蒙古等地主要草原牧区启动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十余年来,在这项政策推动下,全区草原生态、牧民生活、畜牧业发展全面持续向好。
“草场一年比一年好”
从20世纪90年代起,内蒙古草原随着牧区人口和牲畜数量急剧增长而逐步退化。特别是在2000年前后,以干旱为主、多灾并发的严重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草原生态恶化。
为保护和恢复脆弱的生态环境,2011年起,在国家支持下,内蒙古全面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的地方禁牧,有的地方按草畜平衡要求减少牲畜数量,并给牧民相应补贴,相当于让草原“带薪休假”。至今,政策资金累计达455亿元,每年有140多万户、490多万名牧区群众从中受益。
2021年7月15日,羊群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草原上悠闲觅食。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牧民其其格告诉记者,十多年前,草原上有很多裸露沙地,沙尘暴一年能刮十几次。她家近万亩草场沙化较重,像长了“斑秃”一样。
2011年起,其其格家的草场被划入禁牧区,年均补助奖励资金7万余元。她拿出一部分钱,从采取草畜平衡保护方案的地方租用5000亩草场放牧。
“草场一年比一年好,沙尘天气也减少了。”其其格指着门前的草地开心地说,“你看这片野生黄芪,十几年没见到了,近一两年又有了。”
这只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在内蒙古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十多年来,自治区草原自我更新修复能力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自治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达45%,比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
“少养精养多挣钱”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牧民的生产方式。人们不再多养,而追求精养,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苏木草原深处,牧民巴德玛的砖瓦房宽敞明亮,房前停着小轿车,不远处有饲养牲畜的暖棚和储草棚,棚前放着打草机和皮卡车,与十多年前记者初次到她家采访时相比,她的生活大变样。
2021年7月15日,牛群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草原上悠闲觅食。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前,巴德玛在6000亩草场上养着40多头基础母牛和近百只羊。由于超载过牧,草原退化,牛羊膘情不佳,卖不上好价钱。
“一年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没有钱盖牛羊过冬的暖棚和储草棚。”巴德玛说,牛羊虽然夏天有草吃、秋季长点膘,但冬天大多掉膘变瘦,到了春天,母畜常因草料不足而营养不良,产犊(羔)率大幅降低。
这是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项目区(2021年7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2011年,她家近2000亩草场被划为禁牧区,4000多亩草场划入草畜平衡区,一年能拿4万多元补助奖励资金。“牛羊养多了没好处,以后要少养精养多挣钱。”她把羊全部出栏,将基础母牛控制在40头左右,草场生态逐渐好转。她还用攒下的补助奖励资金盖了暖棚和储草棚,每年秋季备足草料,母牛产犊率明显提高。
“现在一年卖30多头牛犊,纯收入近30万元,过上了小康生活。”巴德玛说。
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深入实施,内蒙古一些牧区根据实际,采取精细化养殖等措施,着力平衡牲畜饲养与生态保护。同时,全区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每年过冬牲畜的畜均暖棚面积达1平方米,生产效益明显提升。
“既放牛羊,又‘售’风光”
十多年来,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支持下,内蒙古牧区生态、生产、生活形成持续向好的良性循环,以休闲旅游为主的绿色产业在草原上“萌芽”、发展。
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牧民阿拉腾图雅5年前在自家宅基地建了专供餐饮休闲的蒙古包,搞起牧家乐,仅这一项纯收入每年就有三四万元。“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下,这几年草场越来越好,景色更美了,游客也多了,我们也吃上了旅游饭。”他说。
哈斯萨日嘎(左)与游客在草原上聊天。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生态改善,风光更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90后”牧民哈斯萨日嘎因此有了新职业——草原“向导”。3年前,取得导游资格证的哈斯萨日嘎开始拍摄草原美景等内容的短视频,并发布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不少网民专程从外地自驾来找她当“向导”。
“在生态变好的草原上,既能放养牛羊,又能‘销售’风光,我的生活也变得更多彩了。”她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