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竞合”:“气候危机”背后的各国博弈暗潮涌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与此同时,4月22日至23日,为期两天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也以视频方式举行。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视频丨节目完整版

“世界地球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由美国人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如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就在4月22日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全球气候变化发出“红色预警”。他披露了一个数据: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全球气温已经上升了1.2摄氏度,“正迅速逼近灾难的临界值”。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领导人气候峰会以视频形式在云端开幕。据白宫网站公布的信息,约40位领导人受邀参加。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就在这次领导人气候峰会6天前,中、法、德领导人举行了视频峰会,这也是继2019年3月巴黎会晤和2020年12月视频会晤以来,中、法、德领导人第三次共同举行会晤,其中谈得最多的,就是气候变化。

德国国际气候政策专家 魏舍尔:如果没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就无从谈起,因此,中国的承诺至关重要。

本次峰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承诺,德国乃至欧洲都将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多努力。

德国总理 默克尔:德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与1990年相比已经减少了40%,而欧盟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计划,自然也包括德国。这意味着到2030年,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要比1990年减少55%。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注意到,此次气候峰会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主办的首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在峰会上,拜登宣布到2030年,将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在英国《卫报》看来,“峰会传达出美国回来了的信号”,与特朗普时期形成了对比。

德国总理 默克尔:我很高兴美国重新致力于气候政策。

然而,拜登政府想扛起气候大旗,掣肘之一就来自于美国国际形象的急剧恶化。

4月20日,美国前白人警察肖万被控杀害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宣判。12人陪审团裁定,肖万二级谋杀、三级谋杀和二级过失杀人指控成立。然而就在宣判前,白人警察又枪杀了一名俄亥俄州15岁非裔少女。这使人对美国的言行能否一致产生怀疑。而大力推动绿色能源,无疑也是动了传统能源行业的“奶酪”。

微软共同创始人 盖茨:我们几乎所有的零碳技术都比相应的化石燃料更昂贵,要想满足全世界人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我们需要价格适中的新零碳产品,我称之为零绿色溢价。气候变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问题,仅仅使用今天的技术,不会让我们实现我们雄心勃勃的目标,原因是我们几乎所有的零碳技术都比化石燃料技术更贵。

今年2月,一场得州雪灾也引发了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谁更有保障的大辩论。美国的一些能源企业进而批评拜登的决策并不能起到实际的减排效应,反而会威胁美国的能源安全。

《华尔街日报》认为,在美国经济疲软的背景下,若强行减排、取消对化石燃料的补贴,将可能面临激烈的政治反弹。

这种能源的“战略焦虑”同样体现在美俄关系上。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出口国,俄罗斯遭遇了近年来最严重的油价下跌打击。 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欧洲的“北溪2号”工程,也一直是美国的眼中钉。

4月20日,在欧洲委员会视频会议上,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将继续支持建造“北溪2号”海底天然气管道项目。“北溪2号”建成后,每年可向德国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直接把俄罗斯对德国的天然气出口量翻了一倍,德国的能源紧缺将得到彻底解决。

即将完工的“北溪2号”挺过了美国的制裁,也成为近期俄罗斯乌克兰边境紧张局势中的调整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一个筹码。4月23日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一篇题为《没有吸取的历史经验》的署名文章中指出,近年来俄美关系实质上已重回冷战时代。

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美国又回来了

在世界资源研究所气候政策专家瓦斯科看来:气候峰会“是一个美国重新登场,表明对气候变化认真看待的机会”。而在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之后,国际社会已经对美国深感失望。英国《金融时报》注意到,如今拜登正在努力扭转前总统“退群”的不利影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美国回来了”。

4月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气候峰会前夕表示,美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创新方面落后于中国。布林肯称,他将在下个月举行的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以及七国集团外长会议上,重申美国对实现气候目标的承诺。这不由地令人想起2019年8月G7气候峰会上的那张醒目的空椅子。

G7成员国都是先进工业化国家,碳排放量占全球的近四分之一。特朗普缺席当年的G7气候峰会,白宫方面的解释是,总统当时已经安排了其他会谈。

而《华盛顿观察家报》对此的解读是:在退出《巴黎协定》后,特朗普就已清楚地对世界表态,与讨论经济问题相比,气候议题就是在浪费时间。

谁能想到,如今美国又成为了气候峰会积极的发起者。而这背后则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微妙变化。

如今,气候博弈的背景是,一方面,新的挑战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各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这也给全球气候谈判提供了新的动力。

气候危机背后的各国博弈 暗潮涌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不断升级,“气候危机”一词被更频繁地提及。从“气候变化”到“气候危机”,凸现出气候问题的紧迫性。而围绕着全球气候问题的各国博弈,同样暗潮涌动。

日本青森县弘前市弘前公园的2600棵樱花树迎来最佳观赏期。繁花组成浪漫心形好似是一份来自大自然的表白。大阪府立大学学者青野泰之研究发现,日本今年的樱花季要早于往年,其中京都市中心今年的樱花季,是1200多年来最早的一次,而樱花开得越来越早预示着越严重的气候危机和生态危机。

4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三个最热的年份之一。

极端天气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给数百万人造成双重打击,与疫情有关的经济衰退未能抑制住气候变化驱动因素和不断加速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论坛选出与环境相关的2020年度十佳照片中,第六张是18岁的英国环保少女克莱格(Mya-Rose Craig),她坐在北冰洋的一块浮冰上,手里拿着的纸板上写着“青年抗击气候变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警告,全球温升一旦突破“气候临界点”,气候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将大幅上升。目前,全球15个气候临界点已有9个被激活,气候危机“灰犀牛”正加速向人类走来。

本次气候峰会上,与会领导人们表示,各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上还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将加大对创新技术研发的支持。

4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以视频连线的形式“云”参观了一座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的生产中心。

4月19日,上海国际车展上,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成为亮点。而依靠5G和AI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新能源具有天然的联系,标志着一场新技术革命正在发生。

据科技市场调研公司“科纳仕咨询”统计,2020年,中国一共卖出130万辆电动乘用车,而美国只售出32.8万辆。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目前电动车在美国还不是很普及,2020年美国成交的车辆中,仅有2%是电动的。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要”。

不可否认,在国际舞台上,合作伙伴之间也存在竞争,也就是“竞合”关系。

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世界各国有着共同利益,各方共同参与、携手合作,才能更好地守护这颗蓝色星球。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