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走进保亭槟榔谷 探秘独特非遗文化

[来源:南海网] [作者:南海网]

非遗村、雨林苗寨、兰花小木屋、梦想田园、黎苗风味美食……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槟榔谷秀丽的风景,独特的资源,无不诉说着海南黎族苗族非遗文化,生生不息。

7月29日,“天然氧吧 健康海南”2020全国抗疫英雄海南行暨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国重点网媒推介活动走进保亭槟榔谷,捕捉非遗文化的魅力。

2020全国抗疫英雄海南行暨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国重点网媒推介活动采风团走进槟榔谷。记者 沙晓峰 摄

探秘独特非遗文化

了解海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俗话说,到了海南一定要去游览保亭,而到了保亭,就必定要去槟榔谷走走。两边层峦叠嶂、古木参天、藤蔓交织,中间是一条延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这,便是保亭槟榔谷。

槟榔谷创建于1998年,位于保亭与三亚交界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由非遗村、雨林苗寨、《槟榔·古韵》大型实景演出、黎苗风味美食街等九大文化体验区构成,风景秀丽,资源独特,文化魅力十足,是海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拥有抖音百万粉丝的“槟榔小吴”早早地搭乘上了旅游车,提前向大伙介绍着保亭、介绍着槟榔谷,一行人对保亭槟榔谷及黎族文化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在槟榔谷,甘什村极力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和民俗特色,是个需要慢品、细品的地方,能了解黎族独特的文化。

船形屋、土坯墙、青石路,在郁郁葱葱的绿荫掩映之下,令人充满期待,忍不住想要去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在这里,许多老房子还都维持着原貌,习惯了最简单生活的人们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着,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岁月的味道。

2020全国抗疫英雄海南行暨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国重点网媒推介活动采风团走进槟榔谷。记者 沙晓峰 摄

一盏青灯,三五藤萝,昏暗的光影下,织布机的“吱吱”声遁入耳门,现场就能体验织锦、舂米、演奏竹木器乐、跳打柴舞等黎族人生活的场景。步行数十步,便能看到海南黎族的阿婆,或正襟危坐,或面带慈祥,或表情肃穆,手上编织着的黎锦引人注目。

“好精湛的手艺,一般人学不来,这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也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来自浙江在线的记者翁宇君沉浸在观赏黎锦的编织中,仿佛置身其中,也跟着阿婆一起学起了编织。

除了感受黎族和苗族文化,景区内别开生面的具有少数民族黎族风情的大型实景演出同样十分有看头,演出的最后,黎族演员们还和观众们一起互动,挑起了竹竿舞,大伙乐此不疲。

以黎族苗族文化为核心

打造“富游+富农景区+农户”共同体

槟榔谷以黎族苗族文化为核心,谷中古木参天、藤蔓交织、气候温润、瓜果飘香,是黎族纺染织绣、打柴舞、树皮布制作技艺、船形屋营造技艺等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载体,同时以深度体验的形式,让游客充分感受挑山栏、舂米、拉乌龟、攀藤摘花等丰富多彩的黎家人趣味民俗生活。

槟榔谷景区始终坚持“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理念,在抓好景区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出“景区+农户”“农民+ 员工”共生共荣的经营模式与发展道路。在帮扶村民的过程中,景区积极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引领”在劳动用工方面优先考虑和安置当地村民,并针对性地为甘什村村民量身定制“半天务农+半天务工”的弹性工作模式,让老百姓纷纷参与建设,村民变为景民,稳定了地方安宁的同时,使本地老百姓从出租到打工再到自主经营,尝到了甜头,愿意与企业同发展同生存。槟榔谷和甘什村20年的携手致富路,形成了“景区 +农户命运共同体”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为了帮扶村民,景区累计出资300万元建设惠农街,统一建造116间小商铺,并无偿分配给与景区合作的村民自主经营,创造了近2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地打造了景区与村民之间的“命运共同体”。村民通过从景区得到合作土地的股红与租金收入、进入景区务工收入、铺面经营的营业收入等多种方式助力脱贫,实现村企和谐发展。

通过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摸索,带动村民脱贫,景区更悟出“多包容、多做事”的发展原则,开辟出了一条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荫大道。

“只有槟榔谷周边的村民真正受益了,才是这个模式最好的体现和证明。” 来自湖南红网的记者王进文加深了对槟榔谷的了解,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让槟榔谷周边村民受益,以“旅游+”带动村民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出坚定的步伐。

此次活动由海南省委网信办、海南省旅文厅、海南省卫健委指导,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承办,三亚市委宣传部、万宁市委宣传部、五指山市委宣传部、保亭县委宣传部、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协办,碧桂园海南区域特别支持,中国人保寿险海南省分公司独家保险赞助,大白鲸·三亚海洋探索世界赞助。(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林师堂)

相关专题:2020全国抗疫英雄海南行暨海南自贸港全国重点网媒推介活动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