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重生态文明建设 大工业与白海豚共存

[作者:张建强]

“生命在地球上只起源一次。众生纷纭、变异万端的大千世界都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每个物种都有一段漫长的演化历史,一旦某种生物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了呼吸,便意味着生命之链又有一环中断,一段灿烂而不可再现的历史将悄然逝去。”这是写在三娘湾北京大学中华白海豚保护研究所内的一段话。

5月22日,2018全国知名网络媒体钦州行采访团来到三娘湾,走进三娘湾北京大学中华白海豚保护研究所,实地采访钦州如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为中华白海豚保留最干净、最舒适的家园。

三娘湾北京大学中华白海豚保护研究所科研团队

“白海豚在香港也有,那里的海豚跳起来还能看见肋骨,但在三娘湾,我们的海豚跳不高的,比较肥,甚至还有双下巴,可以看出来我们这里的资源是很丰富的,这里是白海豚的家园”。研究所工作人员向记者说道。这支由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有北大博士、广西大学生,还有当地渔民,他们的目标都只有一个:保护白海豚。

钦州市宣传部供图

经济增长和自然保护是钦州社会发展中不可割舍的两部分。怎样既能保证社会经济有序增长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能保护健康的自然环境呢?

据了解,钦州政府和人民果断地调整了原有的经济建设布局,以南土北走向的“三墩路”为界,将其西边作为钦州发展现代工业企业的区域,而在东边则尽可能地维持原始浅海湿地的原貌。“三墩路的修建是一个创举”,这是国内外科学家们来到三娘湾考察后留下的赞叹。

钦州市宣传部供图

它时刻提醒钦州人:钦州的发展模式应当取得“双赢”。一个没有经济增长的社会是不完善的社会;一个没有渔业生产的渔村必定过着空虚的生活;一个没有中华白海豚游弋的北部湾,将会是一个不安全的海域。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真诚合作,为子孙后代留下健康的自然环境。

相关链接:

钦州市宣传部供图

中华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是在中国首先被发现,并以“中国”为拉丁种名的鲸豚类动物。它们原本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的河口地区。近30年来,随着沿海人口的爆发式增长、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它们的数量和分布面积都在骤减,现在只留存了4~5个相对孤立的地方性小种群。主要栖息于三娘湾的钦州白海豚是中国沿岸最有希望继续健康存活的种群,从过去到现在,它们的生存完全取决于自然力,但是对于它们的未来,则必须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爱护和管理。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