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这条主线,提出一系列选人用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中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解决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问题。
那么,五年来我国干部选拔任用有哪些新导向、新政策?一起来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破解‘四唯’难题,着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优化选人用人环境。”
导向一:组织把关不唯票
2014年1月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下称《干部任用条例》)将推荐结果由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改为“重要参考”,对民主推荐进行了合理定位。
在贯彻落实中,各地积极探索“如何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防止唯票取人,关键是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成为共识。
不唯票,就要坚持看平时、重一贯
云南、安徽等地建立健全日常考核工作机制,多视角辨清干部德才;
江西南昌市探索建立“四看一听”机制,即看实绩,看公论,看关键时刻和一贯表现,看巡视督导和纪检监察部门掌握情况,充分听取单位党委和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领导意见。
客观分析民主推荐得票情况
青海、西安市等地实行无任用推荐,掌握一批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人选,作为分析印证推荐票的重要参考;
江苏睢宁县、浙江海宁市等地实施异常票分析制度,对实际推荐得票与组织掌握情况差距较大、会议投票推荐结果与个别谈话推荐结果明显不一致等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准确甄别。
提高民主推荐质量
2016年以来,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不搞“海推”,各地采取先个别谈话推荐,再进行会议推荐的方式,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有机统一起来,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河北适当扩大参加谈话推荐的人员范围,对新一届领导班子全额定向推荐;
上海为谈话推荐预留时间,要求谈透推荐理由,避免“只点人头不画像”。
2014年1月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出完善民主推荐、改进考察方式方法、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举措。
导向二:注重实绩不唯分
干部行不行,实绩来反映。“过于强调考试,干部容易分心,本职工作反倒做不好,严重的还出现了‘考试专业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指出,竞争性选拔实现了“阳光选拔”,但在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干部任用条例》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药方”,明确竞争性选拔不能只看分数,还要看综合素质能力。
彻底告别“凡提必竞”
河北、四川等地规范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定位、比例、频次、范围、程序,防止选拔变“选秀”;
重庆严格界定干部不得参加竞争性选拔的情形;
吉林要求必须提前报上级组织部门审批,因不符合适用情形,先后叫停了15个省直部门的竞争上岗。
坚持多角度、全方位测试、测评干部
湖南、湖北、内蒙古等地把依据实绩比选择优作为竞争性选拔的主要方式;
新疆库尔勒市综合使用干部领导能力、领导干部心理素质、领导干部理论素养测评等测评工具,全面考察干部德才;
黑龙江北安市探索“职位匹配度分析+基础能力素质测试+组织考察评价”竞争性选拔模式,因岗择人。
此外,各地还推广运用网上报名、实名推荐、在线查询、媒体公示等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群众参与干部选拔工作的知情度。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坚决纠正唯票、唯分、唯生产总值、唯年龄等取人偏向,坚决克服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倾向。
导向三:不以GDP论英雄
“选人用人不能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论英雄。”2013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剑指“唯GDP”问题。
要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设置
各地加强政绩的综合分析,既看显绩,更看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既考核尽力而为,又考核量力而行,防止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陕西、山东等地围绕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工作成效,设置考核指标;
河北、宁夏等地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特点,设置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指标。
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各地实施了与其相配套的综合考核评价制度。
北京针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4类功能区的不同特点,建立完善更加突出差异化发展导向的考评体系;
新疆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
青海取消三江源核心区的青南三州(黄南、果洛、玉树)GDP考核。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各地出台贫困县扶贫绩效考核办法,大幅度提高减贫指标权重。
云南根据贫困县资源条件和可承载的产业发展定位,取消对19个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贫困县的GDP考核,弱化对74个贫困县的GDP考核。
责任追究要严格
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相继印发,通过刚性约束倒逼政绩观加速改变。
贵州研究制定了“1个条例2个问责办法”,织密生态追责制度笼子;
辽宁实行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考核,群众对生态建设情况满意率成为重要指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绩观已然树立,广大干部自觉把主要精力转到践行新发展理念,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来。
导向四:梯次配备不唯年龄
《干部任用条例》明确,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中组部出台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鲜明指出不简单以年龄划线。
坚持以事择人、人岗相适
各地强化制度规范,坚持以事择人、人岗相适,注重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
湖北下发禁止领导干部任职年龄“一刀切”的规定,要求切实用好各年龄段干部;
重庆明确要求对市管领导干部不再实行58岁统一“改非”政策,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不准简单以年龄划线、硬性规定干部的任职年龄或提拔年龄界限。
让年轻干部多“墩墩苗”
2014年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指出,坚持必要台阶、递进式历练,让年轻干部多“墩墩苗”。
上海将“加快在实践中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列为市委“一号课题”,建立起市级机关和区县、乡镇干部双向交流平台,为年轻干部补上基层经历这一课;
天津结合换届,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涉农区县担任乡镇党政一把手,实行跟踪管理;
新疆、西藏等地把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艰苦岗位、复杂环境中历练……
让其他年龄段的干部有想头、有奔头
包头市九原区注重在信访维稳等需要丰富经验的岗位上配备“老骥式”干部;
吉林长白县实行干部年龄与岗位实绩对比,不以年龄定去留;
广西藤县为乡镇领导班子中年龄较大干部建立专门档案,在选干部配班子时统筹考虑。
换届中,广东、重庆等地也注意保留一批年龄较大、经验丰富、事业心强、工作得力的干部。
延伸阅读
习近平人才观的核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根本上又是制度的竞争。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人才制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他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针对不善于发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针对不善于培养人才,他指出,“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必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针对不善于团结人才,他要求,为人才“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针对不善于用好人才,他指出,“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会越用越多”;
●针对不善于服务人才,他又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要健全工作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教育引导,搭建创新平台……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治理能力和水平,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竖起风向标,带来好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管干部有力有效,“四唯”问题有效破解。对票、对分不再纠结,各年龄段干部更加聚精会神干事创业,在团结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奋发有为。
人民论坛网(rmltwz)综合整理
资料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人民论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