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长江经济带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九省二市,干流全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它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支流湖泊众多。

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建设,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沿江九省市(青、藏除外,下文同)的43个地市。该经济带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该经济带国土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2亿多,GDP总计1.4万亿元,分别占沿江九省市的27%、44%、62%和全国的4%、18%、25%,其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和人均GDP分别为沿江九省市的1.6倍、2.3倍、1.4倍以及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6.2倍和1.4倍,在沿江九省市和全国的经济地位及作用日益突出。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

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长江水道存在瓶颈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合作机制尚不健全等。

相关专题:共舞长江经济带——探访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生态发展之路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