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詹春华 通讯员 戴婧
指导专家 陈华 长沙市第三医院检验科副主任、主任检验师
临近年底,又到了健康体检的高峰期。最近,在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小琪(化名)告诉记者:“每次体检时,看到护士拿着一大把五颜六色的采血管,还没开始抽血就已经被这‘阵仗’吓到了,而且抽完血之后总觉得头晕,是血抽多了贫血吗?”
小琪的担心是真的吗?昨日,记者采访到长沙市第三医院检验科副主任、主任检验师陈华,请她揭秘抽血化验“背后的故事”。
问:抽血检验为什么要抽多管血?
答:这首先要看具体做些什么项目,如果多个检测项目能够在一台检验仪器上完成,则采集一管血即可,并可根据项目的内容来确定抽血量的多少。如果项目种类多,则要抽多管血,而且各种检验项目对采血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为了区分各种采血管,国际上通用的标记就体现在五颜六色的试管帽上。比如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沉、血流变等需要添加不同的抗凝剂以分离血浆,常常用到紫、蓝、绿、黑色管帽的采血管;检测肝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则需分离血清无须加抗凝剂,一般采用红色管帽的空管即可。
现在,一般较大型综合医院的检验科会分为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多个部门,如果只抽一管血,则这一管血需在几个专业学组间转来转去,既容易产生污染,导致检验结果准确性下降,又浪费了时间,不能及时准确地发出报告。
问:一般检验需要的血量并不多,尤其自动化仪器要求的血量更少,为什么总要多抽点?
答:“多抽点”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大部分血液标本均需离心取血清或血浆进行检验,而一管血中占血液40%~50%含量的血细胞不起作用;第二,碰到结果与临床不太相符的情况时,需要进行复查;第三,检验中如果出现系统误差、仪器突然发生故障,或者出现随机误差,都需要重新复查。当后两种情况发生时,若重新抽血既耽误时间又影响结果,完全得不偿失;第四,检验科要求各项检验操作完毕后剩余的标本应在短期内尽可能完整保存,以便后续医生因医疗需求增加医嘱或研究需求,尤其是特殊检验项目阳性结果标本的复检等。
问:抽这么多管血会造成贫血吗?多久才能补回来?
答:可以很肯定地说,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临床做哪些项目、采集多少管血是根据病情来决定的。每根采血管的采血量依项目不同、抗凝剂比例差异各不同。单个项目1~2毫升即可,多个项目的检测一般最多也不超过20毫升。而健康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000-5000毫升。医学研究证明,人体血液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时刻存在着血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非但不会伤害身体,还会刺激造血功能,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问:采集静脉血进行化验时,看到自己的血液呈深红或暗红色,或者看见自己的血液流入注射器的速度比较慢,没有别人抽的顺畅,常常比较担心:“血液暗红发黑,是不是太稠了,容易患病吗?”
答:这种担心在某种情况下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
血液颜色深大多与红细胞含量高、血红蛋白浓度高等原因导致的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关;但静脉血如果含氧量低,血液也可呈现暗红色。
抽血时流入注射器的速度较慢并不能说明身体健康一定有问题。
某些病危情况下严重失血、休克时血管不充盈;喝水太少致血液浓缩;血管过细或者血管脂肪层过厚、管腔狭窄弹性不佳都可造成血流速度减缓。
另外,真空采血管内负压不够、采血操作原因引起的不顺畅也可造成血流速度减缓:比如针管穿刺方位略偏差,针尖斜面正好扎在靠近血管壁的位置,一半在管壁内,一半在血管腔内,或者遇到了静脉瓣,血液流出就慢;如果针尖斜面正好在血管管腔中间,血流则相对较快,这些均跟血液粘稠度没有关系。
所以仅凭肉眼观察血液颜色和流动速度来判断血液黏稠、患病难易并不科学。要想了解自己的血液黏度是否正常,可以抽取抗凝血做一个血流变学检测。
问:在门诊抽血化验初筛后,住院以后可能需要查更全面的检验项目。有些项目还需要隔三岔五地抽血复查,部分患者就会存在这样的疑问:我本来就体弱,还天天抽血,有必要吗?
答:疾病的治疗是个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比如治疗过程中血钾变化很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只有通过抽血查血清中的钾离子浓度才能判断需要补钾还是排钾;已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以及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华法令,如用药过量会导致各种出血威胁生命,若用药不足则达不到抗凝治疗效果。要保证用药恰到好处,医生只能靠抽血动态复查凝血功能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因此建议患者一定遵照医生的意见及时抽血检验,以保证用药和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