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通道转兵:中央红军走向通天大道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龙腾]

古朴厚重的恭城书院见证了长征路上重要的历史时刻。记者 龙腾 摄

通道会议会场场景还原。记者 龙腾 摄

屹立在通道转兵纪念馆前的雕像。

恭城书院老照片。

华声在线8月30日怀化讯(特派记者 龙腾) 在湖南、广西、贵州三省的交界处,有一个名为“通道”的边陲小城。历史上,这里就是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

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召开紧急扩大会议,这就是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通道会议”,会议促成“通道转兵”,于万分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自此,安静地守在大山深处的通道也与伟大的长征联系在一起,彪炳青史。

8月30日,秋日的阳光格外耀眼,华声在线特派记者与“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团一行来到通道。此时,通道转兵纪念馆广场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这里正在加紧布展,迎接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博古、李德。”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郑湘介绍说,1934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在通道县的恭城书院,召开了一次临时的紧急会议,讨论红军迫在眉睫的行军路线问题。

会议由周恩来主持。会上,博古、李德仍坚持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方针。长征以来第一次有在会议上发言机会的毛泽东,在分析敌我当前形势后,提出了放弃原定方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的主张。

会上争论相当激烈。在此之前,毛泽东已一度被撤销党内、军内领导职务,原本对红军重大军事行动根本没有发言权,只能旁听会议的他却在会上奇迹般扭转乾坤,以其西进贵州的主张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史料记载,当天晚上7时半,中革军委向各军团、纵队首长发出西入贵州的“万万火急”电令。12月13日,中央红军在通道境内突然改变行军路线,分两路转兵贵州,把几十万追击的敌军统统抛在湖南的西南地区,使敌人在湘西消灭红军的企图破灭。

见证通道转兵历史的恭城书院,位于县城北42公里的县溪镇,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一座侗族古书院。拾阶而上,记者步入这座历经200多年风雨的古书院,飞檐翘角的门楼雄伟壮观,厚重的青石板台阶默默地诉说着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通道会议旧址今犹在,通道转兵纪念馆按照当年史实对会场进行了场景还原:七个人的会议,毛泽东当时作为中央候补委员,侧坐在长桌的一方。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们依稀还能感受到会议中那惊心动魄的紧张气氛。

通道县委书记印宇鹰表示,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挖掘和传承通道转兵会议的精神,不仅能够感受到先辈坚定的革命信念、崇高的理想追求,更能从中汲取正能量、凝聚精气神,为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积蓄强大动力。

8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通道早已褪去昔日的硝烟烽火,岁月积淀,“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于担当”的通道转兵精神,已成为通道人民永恒的精神财富,长久地滋养着这片红色的土地。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