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理财型保险销售创历史高峰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记者 潘显璇]

    

    ■记者 潘显璇

    本报2月23日讯 保监会上个月召开高现价产品监管规定修定座谈会,拟就高现价产品监管规则进行修订,一旦新规实施,很多短期理财型保险产品将面临下架。目前,险企正在抓住最后的机会揽得保费,数据显示,1月国内保险行业借助银保渠道销售保费逾3500亿元,创下了有数据记录以来的单月最高纪录。 

    保险高现价产品

    银保渠道大卖

    1月20日,保监会召开高现价产品监管规定修定座谈会,拟就高现价产品监管规则进行修订,或将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开发新的3年以内存续期产品,且自通知下发起不得销售1年以内的产品。

    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在过去一年发展迅猛,被投资者看作是“披着保险外衣”的理财产品,比如市面上热销的万能险、投连险都属于这一类产品。 

    追求规模效应的险企正在进行最后一搏。保险业同业交流数据显示,1月银保渠道实现新单规模保费收入3519亿元,与上一年同期相比的2658亿元增长32.4%;与去年12月的670亿元相比,增长更是超过4倍,达到了425%。这一新单规模保费收入创下了自2006年该项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对此,长沙某险企银保渠道负责人表示,年初正是险企冲刺“开门红”之际,再加上高现价产品即将面临叫停,因而各家险企都在抓住最后的机会加快销售。与此同时,银行利率走低,也让投资者更加青睐银保理财型保险。

    银保理财型保险

    暗藏风险

    由于高现金价值产品发售数量大、周期短,能够在较快时间内帮助险企聚拢资金,不少中小险企以此作为本金进行市场投资赚取利润,再将部分盈利返还给客户,赚得差价。

    业界普遍认为,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虽然存在高返还、保险期限短等优点,但也容易引发退保风险。一旦险企投资业绩不如预期或是投资市场发生震荡,险企不能如约返还用户投资收益,公司现金流必会产生较大压力。

    而在银保理财型保险繁荣的背后,还隐藏着误导的风险。为了防范银保误导销售,2月17日,保监会消保局发文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要向销售人员详细了解欲购买产品的性质,区分清楚该产品到底是银行存款还是保险等,防止存款变保单。

    金融数据

    1月我省贷款

    新增额创新高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了解到,2016年1月,湖南新增贷款788.7亿元,同比多增355.8亿元,当月新增额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1月末,全省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25010.6亿元,同比增长17.9%。值得一提的是,1月全省票据融资新增165.3亿元,增速连续9个月保持在100%以上。对此,人行长沙中支表示,实体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部分银行利用票据融资抢占信贷限额,为后期信贷投放预留空间。

    ■记者 蔡平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