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前站|开罗市民:我想对习主席说……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日抵达开罗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对于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12年的首次来访,埃及政府和民众充满期待。

埃及的老百姓究竟怎样看习主席的这次访问?想对习主席说些什么?“新华国际”带您去和几位开罗市民聊一聊。

【“我希望能去中国学习”】

开罗市中心,尼罗河畔,解放广场。这里在许多开罗人的心目中是“埃及的心脏”,也被不少人视为埃及政治和社会的“晴雨表”。

19日,习主席到访的前一天,解放广场附近车流如织,行人来来往往。广场周围挂起了中国和埃及两国的国旗,欢迎中国贵宾的到来。

开罗解放广场周围挂起中国和埃及两国国旗。(新华社记者郑开君摄)

“我几天前就从新闻里知道了习主席要来的消息,”20多岁的开罗小伙马哈茂德说,“我非常高兴,这一天对我们来说就像是节日。”

说着,马哈茂德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中文书《之江新语》。

埃及大学生马哈茂德。(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我现在正在艾因夏姆斯大学学习中文,我的中文名字叫‘王帅’,”他笑着说,“我觉得汉语念起来不算难,但是写起来真的有点麻烦。”

马哈茂德还和同学们一起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书法作品,上面写着“我爱中国”。

埃及大学生马哈茂德与同学们展示书法作品。(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随着中埃交往越发密切,越来越多的埃及人热衷于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艾因夏姆斯大学、开罗大学等埃及高校都设立中文系,学中文的学生数量连年增加。

习近平主席访埃期间,中埃两国将在埃及卢克索举行2016中埃文化年盛大开幕式,进一步推动两国文化交流。

马哈茂德说,如果能有机会见到习主席,他会对习主席说:“我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去中国学习,到那里去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我希望有更多中国游客来这里”】

解放广场附近的一家工艺品商店内,见到中国记者,店主哈龙放下手中的《金字塔报》。

解放广场附近工艺品店店主哈龙。(新华社记者郑开君摄)

“你们的习主席就要来访问了,我刚才读了报上登的习主席的署名文章,”哈龙拉着记者聊了起来,“我的女儿恰好在习主席到访的这一天结婚,对于我来说,这可是双喜临门啊。”

哈龙说,埃及和中国之间的友谊深厚久远,两国过去一直相互支持,中国也给了埃及很多帮助。

哈龙的店铺不大,店内的橱窗里摆满当地特色的工艺品纸草画和花香型香水。

他说,这几年,店铺的生意不太好。尽管现在的开罗已经比较稳定,但很多外国人可能对这里的安全现状不大了解,对来埃及旅游有顾虑。

解放广场附近工艺品店店主哈龙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郑开君摄)

旅游业是埃及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自2011年陷入政治动荡后,埃及旅游业受到重创,游客人数大幅下滑。

随着社会逐渐恢复稳定,埃及正加大发展旅游业的力度,尤其是把目光投向来自东方的游客。

“如果能有机会见到习主席,我会对他说,希望在您的访问之后,会有更多的中国游客来埃及,”50多岁的哈龙说。

【“我希望能重新干会计的老本行”】

在开罗以东大约120公里处,广袤的沙漠里有一座现代化的产业新城。这里就是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也被埃及官员称为“中埃合作之城”。

推动经贸合作是习主席访埃的重头戏之一。埃及媒体报道,为准备习主席的来访,埃及内阁多次召开会议,筹备接访工作,尤其是与中国的合作项目。

2014年11月11日,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工人在一家中资企业的厂区内工作。(新华社记者潘超越摄)

“埃及需要发展工业,需要大的项目,中国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开罗司机贾迪尔跟记者谈起了他对习主席访问的期待。

贾迪尔今年42岁,有一个6岁的儿子和一个3岁的女儿。他说,自己曾是一名会计,但是几年的社会动荡下来,他失去了会计的工作,如今当起了司机。与之前相比,现在的工作更加辛苦。

贾迪尔说,与过去几年的动荡时期相比,埃及现在稳定多了。不过,年轻人找工作还很难,包括大学毕业生。这需要政府更快地发展工业,开设大项目,提供更多的就业。

开罗司机贾迪尔。(新华社记者王丽娜摄)

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2008年正式开工建设,如今面积为1.34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建设已全面完成,数十家企业入驻,为当地创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

“如果我能有机会见到习主席,我会说,希望您的来访能够促进中埃两国开展更多的合作项目,也能让我找到一份新工作,重干会计的老本行,”贾迪尔笑着说。(记者耿学鹏、孟娜、王丽娜,编辑徐晓蕾、闫珺岩,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相关专题:习近平新年首访 深耕中东“朋友圈”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