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来敦煌的“强盗”(组图)

[来源:新华网]

敦煌南城门

   自古以来,敦煌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一度颇为繁华,周边石窟寺亦颇多。除了莫高窟,还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及东千佛洞等,共同组成了敦煌石窟群,其中西千佛洞和东千佛洞通常被看作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分支。西千佛洞位于莫高窟西南30余公里的党河北岸崖壁上,呈东西向排列,全长2.5公里,现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的洞窟22个、壁画约800平方米、彩塑34身,它的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均与莫高窟十分相似,但由于历史上的保护不周,目前残损坍塌较甚。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王道士,见图),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近年来由于该馆对中国文物的保护不力甚至遭致失窃,因而受到不少指责。

  1908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本后,立即从迪化赶到敦煌。他在洞中拣选了三星期,最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菁华的敦煌文书,后来大都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

  在此之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又相继盗走了敦煌的大批文物。这组老照片为我们揭秘了那些盗取中国敦煌文物的“强盗”真面目。

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者王道士王圆箓(1850—1931),他也是敦煌学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千佛洞

千佛洞洞窟内

被斯坦因盗走的珍贵文物胡语写卷

被斯坦因从藏经洞盗走的部分经卷照字画

斯坦因拍摄的敦煌县城照片(车上载的是他盗走的镇国文物)

  多次为斯坦因提供方便的潘大人——潘震(1851-1926)。图为潘震在乌鲁木齐的照片,身后是他的两个儿子。

法国探险家、著名东方学家伯希和

1907年时莫高窟的九层楼还只是五层楼(伯希和探险队摄)。

1914年,俄国强盗奥登堡探险队和哥萨克骑兵来到敦煌,又盗走大批文物。

  日本强盗西本愿寺大谷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右)与地方官僚勾结,也盗走了部分文物。

美国强盗探险家华尔纳在敦煌盗窃壁画,差点挨上当地民众的扁担。

文物强盗伯希和探险队在敦煌翻箱倒柜

月牙泉附近的寺庙(斯坦因摄)

斯坦因考察拍摄的当地少数民族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