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只是“感冒”,没想到“见血”了……

2023-12-19 21:49:3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 [责编:潘华]
字体:【

华声在线12月19日讯(通讯员 汤止戈 谭俊彩 全媒体记者 周倜)原本以为只是“感冒”,没想到却发展为全身皮肤多发瘀斑、血泡,伴有咯血,尿血,血小板几近归零,肾功能严重损伤……今天,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急诊二部ICU病房,经过数十次、数万毫升的血浆置换,进行血液透析等“换血”疗法后,王先生终于脱离生命危险,康复出院了。

王先生今年66岁,一个半月前出现了咳嗽、咳痰,伴随有皮肤长水泡,原本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想到症状持续了10余天后,病情急转直下。家人立即将其转送至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二部ICU。

经检查发现,王先生血小板只有14×10^9/L(正常值为85-303×10^9/L),血肌酐指标高达705umol/L(正常值为57-111umol/L),生命危在旦夕。

“由于患者血小板极低、贫血合并急性肾衰,外周血可见破碎红细胞,并且合并肺动脉栓塞、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合患者病史,他被确诊为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急诊二部主任曹彦介绍,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危急重症,极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病死率非常高。

这究竟是个什么病?曹彦进行了详细解释。

血栓性微血管病是人体内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血管壁异常,导致微血管血栓形成的一种特异性病理损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这种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容易误诊及漏诊,病死率高达90%,目前血浆置换治疗是重要治疗手段。”她说。

由于治疗难度大,风险极高,以曹彦主任、靖颖霞副主任医师、李敏副主任医师、何勇护士长为主的医护团队积极应对,迅速启动危重患者救治预案,并召集血液内科、肿瘤科、呼吸科、肾内科、输血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最终决定对患者使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抗感染、激素冲击、免疫调节等多方面治疗。经过近1月的不懈努力,王先生终于转危为安。

“快速识别血栓性微血管病是启动适当治疗的关键。”曹彦介绍,多种原因可导致该病的发生,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类、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等)、感染、妊娠、恶性肿瘤、恶性高血压、器官移植术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类疾病。

“而王先生的发病原因与其口服非甾体药物止痛药物有关。”曹彦提醒,有上述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乏力、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瘀斑瘀点以及其他出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一审:杨露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