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地,西江蜿蜒流淌。西江为珠江流域主流,发源于云南,流经贵州、广西、广东,于珠江三角洲注入南海,是我国第三大河流,华南地区最大河流。
河水奔涌、水量充沛,这条大江里,有哪些珍贵的生物资源?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珠科院”)牵头开展了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首次对西江流域开展全面系统的“体检”。目前项目已实施两年,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许多神奇生物的面貌浮上水面。
鉴定鱼类245种,发现鱼类原缨口鳅属、洞鳅属、盘鮈属和拟鲿属4个新种
为什么要开展西江流域鱼类资源与多样性科学考察?
项目负责人、珠科院院长陈文龙介绍,西江流域是我国鱼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湍急的河流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丰富的鱼类多样性。据资料记载,分布于西江流域的鱼类有500余种,占全国淡水鱼类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包括诸多适应特殊生境的鱼类,如生活在喀斯特洞穴环境的巨须金线鲃和多斑金线鲃,生活在激流环境中的粗须白甲鱼、斑纹华沙鳅、贵州爬岩鳅和异华鲮等。
“同时,西江流域是鱼类进化生物学问题研究的理想区域。”陈文龙介绍,我国是野鲮亚科属级类群的分化中心,而泉水鱼、鲮、纹唇鱼、巴马拟缨鱼、卷口鱼和四须盘鮈等物种仅见于西江流域。
▲拟鲿属新种(上)、原缨口鳅属新种(下) 。(邵韦涵、郭东明/摄)
科学考察取得了哪些成果?
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鹗介绍:“2020年项目启动以来,科考组共布设109个调查断面,翻越高山深谷,踏过急流险滩,足迹遍布西江发源地(云南沾益县)、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和河口区,以及流域内抚仙湖等高原湖泊群。”
经过两年调查,科考组发现了原缨口鳅属、洞鳅属、盘鮈属和拟鲿属4个鱼类新物种,发现了三角鲂、赤眼鳟、黄颡鱼和黄尾鲴等重要经济鱼类在流域内有较大野生种群。
“科考组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汇编了西江流域漓江、红水河、右江和柳江等河流鱼类资源的历史数据,基本摸清了调查水域鱼类资源及其主要产卵场位置、产卵规模等现状,初步评估了西江流域鱼类多样性受威胁程度。”张鹗介绍。
鉴定出底栖动物255种,发现米虾属新种4种
调查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此次科考的重要任务之一。陈文龙说:“底栖动物在河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中不少种类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对流域有关底栖动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少数支流和干流河段,开展全方位底栖动物调查,对维持和保护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课题负责人、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谢志才介绍。
科考组精心布点、系统调查、规范采集,在西江流域(不含河口区)共布设100个底栖动物调查点位。
截至2021年12月,科考组共鉴定出底栖动物255种,隶属5门10纲27目98科202属。其中,水生昆虫共计173种,是流域的优势类群;软体动物45种;寡毛类16种。
▲掌肢新米虾新种。(蒋玄空/摄)
分析显示,西江流域水质指示生物昆虫(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在支流较为丰富,而寡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在干流和湖泊较多。
鉴定浮游植物物种80余种,采集浮游动物标本2500余号
“浮游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组成和结构的重要指标。”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黄道明介绍。
显微镜下,席藻、隐藻、小球藻、直链藻等似链条,似弹簧。调查发现了形态各异的浮游植物。科考组在西江流域五大高原湖泊(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和阳宗海)、西江干流、主要支流等流域,共布设105个调查点位,累计进行了6次野外生境调查与样品采集。
科考组共采集浮游植物标本3000余号,拍摄浮游植物生境照片500余张、浮游植物显微镜照片413张,鉴定浮游植物物种80余种。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南盘江、北盘江段浮游植物在丰水期及枯水期以硅藻门为主,在平水期以绿藻门为主。红水河至浔江段浮游植物优势种有席藻、隐藻、小球藻、直链藻、微囊藻等,密度多表现为上游大于中游大于下游,夏季高于秋季。
在浮游动物资源调查上,科考组采集浮游动物标本2500余号,拍摄浮游动物生境照片500余张、浮游动物显微镜照片400余张。
▲剪形臂尾轮虫(左上)、镰状臂尾轮虫(右上)、十指平甲轮虫(左下)、长额象鼻溞(右下)。(郭芳/摄)
此外,科考组还调查了水生植物资源。“科考组累计鉴定物种40余种,在环江采集到中国特有种广西隐棒花,并观察和采集到外来物种睡莲、再力花等14种。”黄道明介绍。
分析结果显示,西江流域干流、支流以及5个高原湖泊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在高原湖泊,支流漓江、右江等开展了湿地生态修复的区域,其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结构相对复杂;桂江、北盘江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结构简单,而黔江由于水生植物稀疏,未形成典型的群落特征。高原湖泊优势种有苦草、眼子菜、轮叶黑藻等。
为河口区水生生物“查户口”,累计采集水生生物标本2000余号
西江流域河口区从西江下游河网区天河水文站开始分流,后经磨刀门水道、崖门水道、虎跳门水道及鸡啼门水道注入南海。
通过两年科学考察,科考组共出征4个航次,行船累计超过2500公里,累计采集水生生物标本2000余号,鉴定浮游植物273种、浮游动物163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37种、鱼类73种,拍摄水生生物标准图片450余张,获取水生生物物种分布信息560余条。
调查结果显示,西江流域河口区浮游植物优势种以硅藻和蓝藻为主;浮游动物以轮虫种类为主;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表现出从内河水道向河口增多的趋势;鱼类种类数由上游至口门处呈递增趋势。
“科考组已初步系统掌握了河口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生物和中华白海豚种群现状。”陈文龙介绍。
▲带纹条鳎(左上)、三角鲂(右上)、日本鳗鲡(左下)、赤眼鳟(右下)。(珠科院/供图)
中科院水生所曹文宣院士说:“西江河口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应重视珍稀物种的保护工作。”
下一步,项目组将综合各单位多学科优势力量,开展联合攻关,通过科学扎实的考察,为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与多样性保护、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宝贵的基础数据,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