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花开耀湖湘——从“湖南省名中医”看衡阳市中医医院的医道传承

2020-12-31 08:55:32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伍镆]
字体:【

王诚喜和学生一起交流学习心得。

(本版图片由衡阳市中医医院提供)

徐基平及徒弟。

贺新民和徒弟在拜师典礼上合影。

衡阳市中医医院王诚喜(左)、徐基平(右)、贺新民(中)三位获得“湖南省名中医”光荣称号。

■ 彭国军 杨文韬 廖高峰 杨澄莉

12月30日上午,全省中医药大会在长沙召开。会上对58名“湖南省名中医”、39名“湖南省基层名中医”进行了表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大会并为他们颁发了证书。会前,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会见了参会的“湖南省名中医”及“湖南省基层名中医”。衡阳市中医医院王诚喜、徐基平、贺新民三位获评“湖南省名中医”的主任中医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并接受表彰。

“一家医院一次性评出三位‘湖南省名中医’,这在全省各市(州)中医医院中是‘独此一家’。荣誉的背后,既是对他们30余年躬身于中医药临床第一线,以高尚医德、精湛医术服务人民的褒奖,也是对衡阳市中医医院68年来始终坚守中医特色发展的充分肯定。”衡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分管中医工作的调研员胡晓明评价道。

“名医的树立、建造、发展是根植于名科、名院,树立名医务必要发展建设好名科、名院,来为打造更好的名医做好环境的培育。”衡阳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陈秋生表示,对于中医药事业而言,传承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该院将持续突出中医传统文化在治病领域的整体观,与时俱进,做好中医药的创新,将现代技术融入到中医之中,助力医院发展好现代中医。

作为一个烙印着全国中医发展里程碑会议(1982年“衡阳会议”)的医院,近年来,衡阳市中医医院始终坚持“传承创新、仁和精诚”的办院思想,扎实推进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批批医德高尚、理论扎实、业务过硬、群众公认的“德技双馨”的中医人才。

此次评出的三位“湖南省名中医”:王诚喜是衡阳市首届名医,对肺部感染、COPD、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等疾病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徐基平是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疮疡、肿瘤、皮肤病及某些疑难杂症等疾病;贺新民是中医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全国医德标兵,尤其在中风偏瘫、顽固性头痛、神经衰弱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身怀“绝技”,竭力为老百姓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在多年的坚守与实践中,擎起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大旗!

王诚喜:大医之道在精诚

作为衡阳市中医医院肺病学科带头人,王诚喜躬身一线,在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中,率先垂范,辨证施方。

从医30多年来,无论身份如何变化,无论多少荣誉加身,王诚喜宠辱不惊,始终如一。他说:“荣誉越多,责任越重,我们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把脚下的路走实走好。”

中医抗疫

屡立战功

2003年,在抗击非典中王诚喜挺身而出,担任专家组专家。17年后,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王诚喜又一次肩负起使命,担任衡阳市中医药防控专家组组长。

在王诚喜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的作用体现在了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为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作出重要贡献。

他认为:“新冠肺炎预防最关键是要保护人体的正气,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疫情期间他领衔中医队伍,发挥中医优势,在第一时间研制中医药特色新冠肺炎预防中药方剂,向防疫一线人员和社会各界发放。深入衡阳各级定点医院指导,率先进入隔离病房,一对一指导用药。

每天天蒙蒙亮就出门,披星戴月而归。他带领中医团队,根据病人体质、发病、症状等,辨证论治,做到一人一方,精准施治。在西医抗病毒、对症治疗的同时,坚持给予清热解毒、宣肺透邪、芳香化浊等中医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发热、干咳、气促等症状,从而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他积极研究后期康复的“中医方案”。针对在隔离点的出院病人,亲自上门指导学习穴位按摩、耳穴敷贴、太极拳、八段锦、经络保健操等“中医保健法”,使患者从患病的恐惧、害怕中走出来,有效的缓解患者肠胃、睡眠问题,舒缓他们心理上的焦虑。

“中医药几千年来不断跟瘟疫作斗争。每一次大瘟疫都是对中医的一次考验。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大疫,可以说,我们的中医经受住了这场百年大考。”王诚喜说。

通过他领衔中医队伍日日夜夜的悉心治疗,衡阳市4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人无一例由轻转重,重转危,100%治愈出院。出院病人集中隔离期间,全部接受中医康复治疗。中医药的作用体现在了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为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作出重要贡献。

佛心仁术 福泽民生

“佛心仁术,福泽民生”,这是王诚喜的座右铭。

大医要有大德,医为何物?救死扶伤。德在哪里?菩萨心肠。他以此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医者,当具佛心”。

在他看来,中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养生观点。它蕴含着整体观、辨证施治等中国古代哲学智慧,蕴含着大医精诚、佛心仁术等人文精神。

三十余载风雨行医路,王诚喜对“大医精诚”深有感触:“做医生不易,成大医则难之又难。古今之成大医者,必当有大医情怀,这种情怀就是‘精诚’,这也是我为人、行医的出发点。要想成为一名大医,既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在疑难杂症上发挥积极作用,在专业领域为患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随着近年来名气大增,千里迢迢慕名而来者不在少数。即使行政工作异常繁杂,王诚喜依旧坚持每周门诊和病房查房、院内会诊,“不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决不下班。”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王诚喜一直提倡的健康理念,他多次到石鼓书院开展国学讲座,运用中医理论知识,把中医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生……

“作为一名中医人,除了要治病救人,还理应为中医的传承发展尽一份心、尽一份力、尽一份责任。”王诚喜认为,大医不是一个人的优秀,是带领一支队伍,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服务更多的患者。

这些年,他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中医师承学员2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成了学术骨干和高级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

“我已从医30多年了,却时常感觉自己是个‘新人’。学医三年,便觉天下无病可治;行医三年,便觉天下无方可用。中医药领域学无止境,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是一个永恒的过程,为此我们还要苦心钻研,不懈努力。”王诚喜感慨。

徐基平:躬身杏林济苍生

从门诊、急诊医师到中医外科、肿瘤科科主任再到门诊、业务副院长。从医35年来,徐基平一直坚守在临床第一线。他博采众家所长,尤以擅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疮疡、肿瘤、皮肤病及某些疑难杂症著称,诊断精准令人信服,驱疾祛病确有奇效。

在工作中,他以身作则,用自己坚守的行医准则去影响和带领身边的每一个人,建立了一支令患者信赖的医疗团队,利用中西药结合等治疗方法,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和曙光。

潜心求索战肿瘤

63岁的李老伯赶来复诊,排在最前头。他四处求医,得到同样结论:食道贲门胃底高分化腺癌。因无力支付医药费用,他自行放弃手术及放化疗,绝望中找到这里,用药两个月,病情出现好转;坚持三年,现已无明显特殊不适。“多亏徐大夫,救了我一命!”李老伯说。

得了肿瘤,很多人都知道三招——手术、化疗和放疗。但现实中,很多急重症患者,都会找中医“碰碰运气”。

中医药如何治疗癌症?徐基平一直在研究探索。他提出:让中医尽早介入,全程参与、规范全面系统治疗、坚持长期调理,防止复发,即“早、全、调”的三部曲治疗办法。

通过对肿瘤疾病20多年的研究,徐基平对一些肿瘤疾病的治疗有了深刻体会——对于恶性肿瘤来说,在开始治疗的阶段,中医药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病人症状,减轻毒副反应。在巩固阶段,中医药则主要发挥稳定病情、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达到抑制、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作用,调理改变肿瘤生长的恶性土壤,从而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在立足中西医综合防治肿瘤的基础上,他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学术创新。自创“开窍醒脾、透骨养血”法治疗恶性肿瘤,在放、化疗间歇期用,增加对癌细胞的抑杀作用,缓解症状的同时增加疗效,出现1+1>2的效果。

徐基平自1994年一直担任衡阳市中医医院中医外科、肿瘤科科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肿瘤科迅速成长,形成了一套中医药治疗肺癌、乳腺癌、肝癌、胃肠癌等10余种常见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和防治肿瘤放、化疗毒性反应的中医诊治体系,打造出以中医为本、中西医结合、微创综合治疗肿瘤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被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悬壶济世有良方

“很多慕名而来的病人从外地赶来,徐院长从来没按时下过班。”值班护士说。

对于徐基平来说,每天有一个雷打不动的时间:坐诊。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患者在门外排起长队,每年他的门诊量达到了一万人次以上。

慕名求医者众,只因这里有妙手良方。

一名10岁男孩患慢性荨麻疹数月,多方治疗未愈,家属找到徐基平,他根据患者皮肤的发病特点,予蓓蕾汤加味,只服10剂就控制病症,调理半月就痊愈了。此外,他还自拟三棘黄汤治疗湿疹、二龙四物汤治疗牛皮癣、体外爆灼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等,均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在中医治疗急、慢性疮疡方面,徐基平强调整体与局部的治疗,内外结合,力求简、便、廉、验。自拟活血解毒汤治疗多发性结节病,愈疡散治疗小腿慢性溃疡等。一位30多岁的患者,因双下肢反复溃烂,辗转国内多家医院,因病因不明一直不能痊愈,徐基平接手后,采用自创“愈疡散”外敷,配合中药内服,溃疡创面5天即愈合。

“徐医生药到病除,治好了我多年的顽症”“吃了他的中药,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了”……不少在其他医院辗转多次无果的患者,经过他精心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他用仁心仁药缓解了数以万计患者的病痛,得到了患者的由衷赞许。

贺新民:仁心仁术护民康

行医三十六载,在同事眼中,他是楷模;在患者眼中,他是“神医”。他不仅有医术高超的“妙手”,还有医德高尚的“仁心”。

逾花甲之年,却不辞辛劳,在完成繁重的门诊工作的同时悉心指导徒弟上临床、学经典。

临危受命,担任中风科科主任,他带领中风科通过了省级重点科室验收,成为了疗效显著的省级重点专科,患者交口称誉。

他就是全国医德标兵、湖南省名中医——贺新民。

医德楷模

将心比心心相通

在衡阳市中医医院国医馆里,只见穿上白大褂的贺新民精神饱满,眼神如炬。望闻问切,一套下来,来者的病因便已心中有数。

“立足患者,换位处方,花最少的钱为病人治好病。”一直是贺新民奉行的行医准则。他最擅长的是用便宜、常见的药,治好复杂、罕见的病。“病人已经很苦了,看病吃药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我们心中应该多替病人着想,多开些普通的价低的药方,代替名贵药材,同样能实现治愈的目的。”

说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贺新民侃侃而谈。他告诉患者要“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如果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中医理论的指导,衣食住行、饮食起居中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能少得病、少得大病甚至不生病,即使生病也能较快、以较低的成本恢复健康。”

悬壶大半生,经其手而重获新生者,难以计数,一些经他看好病的人,深感其医术精湛,全家老小生病都找他医治。

不仅医术精湛,贺新民在行医过程中展现出的医德更是让人钦佩。一位患者感念他的治疗,将一张20万元的银行卡悄悄地塞到他的办公桌里,他在拒绝未果后把它交给了医院纪委,留下了一段杏林佳话。2015年他被评为“全国医德标兵”,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纷纷点赞。

弟子感叹道:“老师总为患者着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医生的最高道德规范,他是我们的偶像,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名老中医

守正创新书新篇

“‘名中医’三个字对我而言是责任,更是传承。”贺新民说。

2017年,贺新民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依旧放不下自己热爱的中医事业,退休返聘后他又重新回到门诊和临床带教工作中。

作为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他常常在诊症的空隙,与学生一起分享看诊经验。针对中风患者偏瘫、水肿等疑难杂症,他还专门传授徒弟诸如“参芪复瘫汤”等经验方的临证心得。

在如何发展中医这一点上,贺新民的心态很开放。“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强项,都是治病救人。”“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诊疗思维和手段也很先进,要重视学习与吸收,综合应用到中医临床实践中。”

在临床工作中,他细心发现脑血管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为此,他带领中风脑病科采用通经活血、化瘀降浊、醒神开窍等综合辨证施治的理论思想,使用中医药内治、外治、针灸、功能锻炼等多种方式,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新进展,创造性地将醒脑开窍针灸法与高压氧治疗相结合,经络导平推拿与运动后再学习的康复训练相结合,在治疗“中风偏瘫”等心脑血管疑难病症上,将疗程缩短10%-20%,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诊疗思维和手段也很先进,要重视学习与吸收,综合应用到中医临床实践中,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贺新民说。

后记

“有一位名中医,就能带出一个好的团队;有一个好的团队就能带出一个好的名科;有几个好的名科,就能撑起一座好的中医院;有更多好的中医院,中医国粹就能够发扬光大……”关于如何发挥医院自身优势,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衡阳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陈秋生有着非常明晰的思路。他认为:“要做好中医药的创新发展,还必须与时俱进,师古而不泥古,将现代科技融入中医之中,助力医院发展好现代中医。”

近年来,衡阳市中医医院积极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名医荟萃,有“全国名老中医李四文传承工作室”,有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黄云、许雪君等,还有此次评选的王诚喜、徐基平、贺新民三位“湖南省名中医”……他们无不是行走的中医药知识宝库,无不是前人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技术专长的继承者、发扬者,中医药事业的创新者、开拓者。

“中医的发展,人才传承是关键,尤其要做好‘传帮带’。”陈秋生说,该院将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更贴心的服务,为名中医建立全面的保护措施,减轻名中医的负担。同时,将积极打造以名中医为基础的优秀团队,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通过“湖南省名中医”带徒弟,促进名医工作室早日落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其中,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第一资源。因此,医院将开设省级名中医门诊、省级名中医查房、省级名中医传承带教、省级名中医教学授课,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让‘湖南省名中医’沉下心带徒弟,俯下身下病房,传承指导,把中医药事业进一步传承得更好,更好地守护老百姓的健康。”衡阳市中医医院院长傅友生表示。

在“十四五”到来之际,衡阳市中医医院正加快推进“以名医带名科,以名科铸名院”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做大做强中医药队伍,把中医药文化自信做起来,把中医药事业做起来,把中医药传承发展下去,助推湖南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跨越,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衡阳中医力量”!

(彭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