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忘死,用生命守护生命

2020-08-20 09:29:0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段涵敏 谢爱清] [责编:潘华]
字体:【

8月19日,南华大学附二医院PCR实验室,检验人员在进行核酸实验检测。当天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该院的检验医生们仍然坚守在工作室,实行24小时轮换值班,确保快速及时报告检测结果。曹正平 张晴川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谢爱清

“我志愿献身人类的健康事业,自觉维护医学的尊严和神圣……”

8月19日上午,在新湖南大厦举行的湖南省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现场,来自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的优秀医师代表汇聚一堂,身着整齐白衣,重温《中国医师宣誓誓词》。

誓言铿锵,这是医者对全社会的庄严承诺。

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他们坚守在门急诊、病房、手术室,与病魔较量,同死神赛跑。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义无反顾投身防控救治工作,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以奉献护卫安康,以生命践行使命,令人敬佩。

会议现场,通报表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32个医师团队先进集体、潘频华等310位“2020年度湖南省医师奖”获得者、颜新艳等198名“最美乡村医生”获得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吴安华教授、长沙市第一医院周志国主任医师、吉首市矮寨镇大兴社区卫生室时才贝3名获奖医师作交流发言。

让我们怀着敬意,听听他们的初心故事和感言。

8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吴安华分享抗疫故事。

吴安华:一次次逆行,为逾万医护筑起“安全防火墙”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吴安华教授是一名院感防控医师。他是我省首位支援武汉抗疫的医务人员,随后又逆行驰援黑龙江、吉林、大连等地抗疫数月。

院感防控是干什么的?吴安华在武汉坚守72天,为120支医疗队的1.4万余名医务人员开展近百场培训,为创造“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员4.2万余人无一人感染”的中国奇迹作出卓越贡献,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是1月21日奉国家卫健委指令紧急赶往武汉,接到通知,回家拎着小背包就赶往长沙南站,在车站买了2个面包做午饭,坐上G404次高铁风驰电掣赶往武汉。”吴安华回忆。

到达武汉后,吴安华马不停蹄,和北大医院李六亿教授一起开始起草编写“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一直忙到深夜才定稿。1月22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指南,对指导全国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感染预防与控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肆虐的病毒,吴安华争分夺秒,每天像个陀螺一样高速运转,一方面要到武汉中南医院、肺科医院、金银潭医院等地检查和指导感染防控工作及医生个人防护工作;另一方面,要往返武汉各地为国家医疗队和各省医疗队队员培训感染防控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知识。最多的一天,他一个人讲了7场课、450分钟,培训了9支医疗队、1182名医疗队队员。

这些年,除了日常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吴安华和同事们一起多次参与突发事件的救治工作。1998年抗洪救灾、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医疗救治、2014年抗击埃博拉和禽流感,他都是冲锋陷阵、奋勇向前。

【他说】感恩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我,并赋予了我救死扶伤的使命。医学是无止境的,但我们的学识是有限的,我们常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要同情患者的苦处和难处,时刻不忘“医者仁心”,将病人利益和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才能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

8月19日,长沙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组长、长沙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周志国分享抗疫故事。

周志国:不言放弃,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90个日夜

作为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总负责人,周志国驻扎在隔离病房,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达90个日夜。

1月16日,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来了一名高度疑似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启动二级防护、上报疾控部门之后,患者被转运至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负压病房隔离救治。

周志国曾参与过抗击非典、禽流感一线工作,有着丰富的突发公共卫生救治经验。面对传播速度快、临床进展快、机理未知的新冠病毒,他毫不犹豫冲在第一线,带领其他16位同事组成长沙抗疫第一梯队,奔向救治中心。

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是长沙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收治了长沙市所有确诊患者。疫情高峰期,平均每天收治18例,最多一天达23例,从凌晨开始,几乎不眠不休。每天新开一个病房,工作强度大、救治压力大。

面对未知病毒、重重困难,他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先后组织参与了56次专家会诊查房,凝聚669名一线医护人员的智慧,优化诊治原则、规范院感流程,和团队一起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救治方案,做到一案一治。

一位危重型患者张女士,肺损伤达80%、多器官衰竭,国家救治组王辰院士会诊后,认为治愈率仅1%的希望。通过严密观察、精准对症,人工肺、康复者血浆、干细胞、快速康复多管齐下,最终张女士康复出院。他们用100%的努力创造了1%的生命奇迹!

基于国家方案,他带领团队摸索出一套抗病毒、免疫支持、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的综合施治方案,特别是在阻止轻症转重症、重症转危重症方面卓有成效。他们率先总结救治经验,制定新冠救治长沙“专家共识”,得到国家督导组认可并推广全国。

从1月16日到3月14日,长沙市239名本土确诊患者治愈出院。他带领的团队承担救治任务达全省1/4,重症、危重型45人,救治成功率达99.26%,实现了“在院确诊病例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院内零交叉感染”3个目标。本土确诊病例清零后,长沙作为第一口岸承担包机归国人员排查和阳性无症状感染者收治,他又奋不顾身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他说】我出生于医生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立志从医。生命重于泰山,救死扶伤,精诚大医,是所有医务人员的毕生追求。我自豪,担当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责任!医者仁心,是一辈子的逆行,我将在守护生命的岗位上,战斗一生,无怨无悔!

8月19日,“最美乡村医生”代表、吉首市矮寨镇大兴社区卫生室乡村医生时才贝作主题发言。均为湖南日报记者 辜鹏博 通讯员 罗汇芳 摄影报道

时才贝:积德行善护苗岭,在村卫生室度过15个春节

在农村看病没有上下班时间,也无法换班,无论白天黑夜、风里雨里,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这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大兴社区卫生室41岁的时才贝的工作常态。

2004年9月,他自愿放弃乡镇卫生院工作,回到大兴社区卫生室担任乡村医生。这是一个由5个村撤村合并的社区,系偏僻落后的苗族聚集村落,共926户,4000余人。

“我的父亲是矮寨镇卫生院一名医生,小时候经常随父亲穿梭乡间小道为老乡看病,每当看见乡里缺医少药、老乡被病痛折磨甚至不幸离世的惨状,我心里就暗暗发誓:长大也要当医生,治病救人!” 时才贝说。

除了在卫生室坐诊,他更多的是在田间地头、农户家里“走诊”,对重点人群、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定期上门随访、测量血压血糖、送医送药。父亲去世得早,他把母亲接到卫生室,常年吃住在那里,在村卫生室度过了15个春节。

村里有一位慢性堵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儿女在外地打工,无人照看。老人每次“心衰”发作时都是凌晨3至4点钟,时才贝接到电话总是立马赶去抢救,已经记不清跑了多少回。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是把老人抢救过来的那一刻,老人饱含热泪地说:“贝啊,你让阿婆又看见太阳了!你比我儿女还亲!”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才贝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立即投入抗疫中。在医用口罩、84消毒液、酒精、防护服等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他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进村入户,排查武汉返乡人员并开展健康监测。因受风寒,他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在卫生室输液治疗后,又冒着风雪挨家挨户摸排、测量体温。

从医19年,时才贝总结道:“只有把患者当成亲人,他们才会对你亲。”碰到经济困难的乡亲,他总是慷慨解囊,累计为困难群众减免垫付医疗费用10多万元。

【他说】父亲常常教导我:医生是患者眼中的活菩萨,行医就是积德行善。10多年来,我一直把积德行善作为自己从医的坚守和追求,尽最大努力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负担,用力、用心、用情守护着一方健康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