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撤诉星巴克 释放了什么信号

2019-11-15 15:37:08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夏博]
字体:【

华声在线讯 11月13日 瑞幸咖啡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各项关键运营数据超市场预期,其中产品净营收14.93亿,超营收指导上限,门店运营层面实现利润1.86亿,首次转正。受此影响,瑞幸咖啡股价早盘一度涨逾15%,最终报涨13%,总市值再度迈过50亿美元大关,创近期来新高。

在瑞幸财报发布之际,有媒体同时发现,缘起16个月前的“瑞幸咖啡起诉星巴克中国涉嫌垄断案”,日前已由瑞幸单方面撤诉。或许是巧合,但商场如战场,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内在关联呢?

16个月后 瑞幸咖啡非复吴下阿蒙

2018年5月,瑞幸咖啡向星巴克发出公开信,直指星巴克涉嫌垄断,称星巴克以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身份,在与城市高端写字楼的业主签订的店铺租约中含有排他性条款。同时,瑞幸咖啡也有多家供应商被星巴克责令进行“二选一”式站队。

当时的瑞幸咖啡,刚刚结束试营业,从后来公布的招股书数据来看,其在2018年第二季度(截止6月30号)的总营收仅1.21亿,门店数量则为624家。尽管对于一个新晋品牌而言,这个成绩已经足够惊人,但同发展40年,入华近20年的星巴克而言,在体量上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星巴克有没有利用自己在产业链上下游所拥有的话语权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随着瑞幸咖啡的撤诉,至少在法律定性的层面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起诉星巴克这样的国际巨头,如果没有证据,纯 “碰瓷儿”,也不太可能。见过“碰瓷儿”汽车的,见过“碰瓷儿”高铁的吗?

而时至今日,根据瑞幸咖啡第三季度的财报,我们可以发现,瑞幸咖啡至少在国内层面已经无限接近星巴克的体量。门店数量上,瑞幸咖啡3680,星巴克4000+,销售杯量上,瑞幸咖啡第三季度月均售出4420万件商品,其中现制饮品占收入比为74.3%,大约3300万件,意味着日均超110万杯,相关人士透露,该数据已接近甚至超过星巴克中国。

也就是说,16个月后,瑞幸咖啡已经成长为类似星巴克中国的巨头。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星巴克存在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瑞幸咖啡也没有必要再对簿公堂,因为显而易见的是,星巴克已经难以阻挡瑞幸咖啡的进一步扩张,瑞幸咖啡的品牌势能,已经足以消弭由此带来的影响。

反垄断诉讼 旷日持久胜诉希望渺茫

所以说,从实效而言,瑞幸咖啡诉星巴克已经失去了最大的动力。即,减轻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的不公平竞争。那么,从舆论角度讲,瑞幸咖啡又有没有必要继续接下来的诉讼呢?毕竟,如果胜诉,意味着瑞幸咖啡可以洗脱“碰瓷儿”嫌疑,还自己一个清白。

可能也没有太大必要。

澎湃新闻在2018年所作的一项统计显示:31个省级反垄断执法局十年来平均每年查办反垄断案件仅约0.19件。至于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比如:

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民事主体很难充分举证往往很隐蔽的限制竞争行为,加之论证限制竞争行为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更增加了举证难度和成本。在过去十余年里,涉及《反垄断法》适用的七百余件民事诉讼中,原告胜诉的屈指可数。

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不仅牵扯巨大的人力、物力,还要面对最终可能败诉的结果,这对于现阶段的瑞幸咖啡而言,完全是比不划算的买卖。根据瑞幸咖啡的计划,要在2019年底,建成4500家门店,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第一大咖啡连锁品牌。当务之急,是兑现诺言,至于诉讼,争取道义或名声上的输赢,可以暂时搁置了。

相逢一笑泯恩仇?

《三国》讲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鲁迅说: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瑞幸咖啡和星巴克看似焦灼的竞争中,同样也有互相学习,互相致敬的部分。

星巴克是中国咖啡市场的先行者和布道者,是最早一批咖啡爱好者的领路人。而瑞幸咖啡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探路者和领军人,新老碰撞的火花四溅,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我们不难发现的是,以“第三空间”立身的星巴克近年来加快了移动化的步伐,与阿里的合作上线外卖业务,推出“啡快”概念店,重点服务于手机点单、到店自取的“啡快”业务以及外卖“专星送”服务等,都极大的便利了消费者。

如果说有一种竞争叫做“恨你在心难下手”,那么还有一种感情叫做“爱你在心口难开”。就像当年快的和滴滴大战,滴滴和Uber大战一般,打则惊天动地,和则恩爱到底。昨天还你死我活的冤家,转眼就成了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商场上,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瑞幸咖啡的撤诉,可能也是在释放一种善意。

就像最近大火的《大田后生仔》里唱的那样,一条大路分两边,随你要走哪一边,不怕不怕就不怕,我是年轻人,风大雨大太阳大,我就是敢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