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由各界群众组成的游行方阵中,充满新时代时尚气息的游行服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36个游行方阵的全部306款服装,以及阅兵式民兵方阵、志愿者及合唱团服装服饰均由北京服装学院师生团队设计完成。记者走近设计者,探访服装设计背后的故事……
300天 • 10000稿 • 306款
2018年12月4日,北京服装学院开始承担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系列服装的策划、设计和监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设计团队从接到任务开始,历时300天,前后组织了70余次方案磋商会。至2019年4月,已累计设计出万余款设计稿。经过不断筛选、打磨和推敲,最终55个系列306款设计方案于8月成型。
国庆群众游行方阵服装、志愿者服装总设计师,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邹游介绍:较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群众游行方阵的服装设计,此次除款式大幅增多外,样式也更加丰富多彩,在色彩、款式和材质上独具匠心。通过服饰既烘托出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展现了国人审美观念的进步和越来越自信的精神风貌,将大国力量和灿烂文化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解读时代精神 展示民族自豪
“一定程度来说,服装设计团队是在解读一个时代的精神和审美。”设计者们介绍:群众游行服装既要与各方阵主题相呼应,又要与整个庆祝活动的氛围和环境相协调,在功能上也要适应群众表演动作。例如“国旗”方阵中的白色男款西服,选用与华表相呼应的汉白玉白,衣服上纹样的亮度与衣服底色又有明显区分,方阵色块则与长安街地砖色相协调,充分考虑了不同天气下自然光线与周围建筑等环境的背景色调变化,达到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据介绍,设计团队在创作过程中搜集了大量历史资料,力求服装款式更加贴合时代主题。例如“希望田野”方阵,以“坚守初心不忘本,凝心聚力创未来”为设计原则,侧重反映改革开放时期农民的精神风貌。春华秋实、稻菽金黄,男士服装以立领对襟衫与长裤为基础,女士服装则搭配碎花上衣与长裤,经典传统纹样“谷纹”象征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也代表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群众游行方阵服装设计师邵新艳、周绍恩等老师介绍,服装设计在真实反映历史的同时,材质上也运用了数码印花技术,呈现出多元化、层次感,在走动过程中能更好地体现生动的美感。如“扬帆远航”方阵以蓝色大海为主基调,色彩的渐变使方阵犹如波光粼粼的海面。
周绍恩介绍:“快速把握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中我们要向世界传达的信息,令观众产生共鸣,这是我们团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也得益于之前做过的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表演服装设计等重要项目的经验。我们意识到,设计是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贯穿始终,这才是设计的关键。”
民兵方阵服装:民的时尚,兵的气节
民兵方阵是阅兵式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民兵方阵服装总设计师是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洁老师。
“我们为女民兵设计了以‘国旗红’为主色调的服装,并为其起名为‘金凤云中翱’。”在谈到这套“金凤云中翱”的设计理念时,杨洁说,服装设计以凤凰为灵感,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表现中国女性的高尚气节,色彩整体为国旗红色——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靴子、腰带、手套等配饰均为白色,并用金色的扣子加以点缀,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服装整体款型为连身立领双排扣,立领体现了中国元素,而双排扣颇有军装的威严感,结合裙摆元素,既保留了女性的时尚与线条美感,又能充分展现民兵的飒爽英姿。连体修身款会优化线条,使包容性更强,解决了方阵成员气质与身形差异的问题。帽型设计也做了修饰面部轮廓的相关改良。
除颜色外,民兵方阵服装上的宝剑纹样也充分凸显了中国文化元素。据杨洁介绍,此次服装设计工艺方面的突破是一大亮点。袖型和肩型采用了高级西服的制作工艺,袖垫让服装立体感更强。
从2019年3月接到设计任务起,杨洁及设计团队共同进行构思和头脑风暴,10天内交出了十几套设计方案。经过层层提交及审核,方案在5月上旬定稿。团队进行了服装颜色、版型、靴子皮质的修改及染色效果的测试,不断优化设计与制作。杨慧老师跟进靴子制作,使靴子更加便于弯曲和舒展。顾远渊老师跟进帽子、徽章、臂章等细节元素的设计。如何更加精准地获得最为理想的服装颜色是设计中最大的挑战,观众在自然光下与通过屏幕来看服装呈现出的效果是全然不同的。王媛媛老师就这一问题跟进服装生产进程,期间反复进行校色、面料和版型修正。
与群众游行方阵服装的丰富多彩不同,女民兵方阵对整齐度的要求较高。“我们在设计中不只考虑单件衣服的合体、美观,也从整体效果的角度做了多次调整。包括女民兵们在行进过程中微微仰头时,帽沿平视的角度怎么看起来更整齐等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杨洁说。
让着装者由内而外地散发出幸福感与自豪感
邹游表示,要让着装者由内而外地散发出幸福感与民族自豪感,是“扬国威、宣文化”的直接体现。例如“中华文化”方阵中的“梅兰竹菊”系列服装,大胆突破的整体色彩搭配颠覆了大众对于这一元素的传统认知。团队在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时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新的设计语境中诠释其深刻含义,在有限的空间内将中国传统文化记忆用现代方式引发国人的精神共鸣。
“群众游行有约10万名群众参加,如此大量的服装需要服装生产企业的配合,服装打样、验样、质检等工作同样重要。”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桂枝说。此次“中华文化”“美好生活”两个方阵的服装设计和制作工作均由北服组织,在前期采购、中期调研和后期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卡宾、博洋、迪尚、晨风、红都等企业的支持。服装产业是一个大系统,北京服装学院起到的是引领与联结的作用。可以说,这也是中国服装行业、服装品牌、服装设计的一次集体亮相,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服装产业的格局和视野,以及中国服装企业和品牌的社会责任感。
“与设计对接,与群众相连。”服装技术支持组、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郭瑞良老师这样形容自己团队的职责。在设计工作结束后,郭老师等16人就投入了与指挥部和企业对接的工作中。从今年7月中旬起,测量小组开始进行一对一的量体工作,对合体度要求高的服装群体使用了三维无接触测量设备进行精准测量。同时,测量小组利用计算机程序对人体数据进行筛选、把控,确保无误;检验小组对服装质量进行把关,同步检验成衣生产工作;分发小组整理服装,进行统一分发。数据的修正、更改、统计等都要做到细而准,既要照顾到特殊体型,又要符合企业标准号的生产。
据介绍,跨越一个甲子的办学历程,北京服装学院的发展始终与社会变革息息相关,由肩承“解决全国人民穿衣用布”之责任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变,多次完成有关行业系统具有特殊要求的服装设计工作。先后承担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服装的设计制作,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服装设计,神舟系列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制作,参与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以及2018年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表演服设计等重大创新设计制作工作。主持完成的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的设计制作工作,得到各界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