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和教育局长为何连连猝死?冠心病是高危因素

2016-12-09 17:02:04 [来源:长沙晚报] [责编:金灵]
字体:【

西安14岁男生猝死,教育局女副局长与家长商谈时也猝死,专家提醒冠心病是猝死的最高危险因素

长沙晚报记者 杨蔚然

指导专家 江凤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老年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杂志副总编辑。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3年,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于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防治。

【新闻背景】

据媒体报道,11月3日,西安某中学一名14岁男学生上体育课时心脏性猝死,几天后,阎良区教育局一名45岁的女性副局长在事发学校与该学生家长商谈处理问题时,心肌梗死去世。两人意外身亡令人惋惜。

专家提醒,冬季最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已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患者要高度警惕。

病因

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需防范

前不久,岳麓区桐梓坡街道办事处一名48岁的男性干部,晚饭后慢跑了15分钟,突然感觉心慌、胸闷,很不舒服,却拒绝近在咫尺的医院,坚持回家休息,准备洗澡时衣服还没脱完,突然倒地,再也没有醒来。据了解,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等。

近日,一则消息更是令人惋惜,西安某中学1名14岁男生心脏性猝死,家属去教育局商谈时,45岁的女性副局长心脏突然发病身亡。

江凤林解释,所谓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心脏性猝死事发突然,了解其病因可以预防。一般来说,心脏性猝死常光顾那些已经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患者,以下是发生猝死的常见疾病:

冠心病。对成年人而言,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特别是患过心肌梗死、有室性心律失常、左室功能减退或急性心肌缺血的患者。

心力衰竭。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心力衰竭后,其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半数以上为猝死。

心肌病。无论是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还是右室心肌病,都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心电异常。此类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很高。

其他原因。心肌炎、瓣膜性心脏病、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窦房结和房室传导紊乱、严重的呼吸睡眠障碍、运动员性心脏、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药物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等。

“有严重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如用介入或手术的方法来治疗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瓣膜病。”江凤林表示,如果没有禁忌症,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同时,要谨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宜随意增减药物,病情如有变化应及时就医。

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如心功能不全伴室性心律失常,经济条件可行的,可安装埋藏式心脏除颤起搏器(ICD),以便在病人发生心脏骤停时及时除颤,以挽救其生命。

预防

识别高危人群消除冠心病危险因素

“一旦发生心脏性猝死,救治的手段就是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术。”江凤林强调,成功救活的几率毕竟低,所以预防是关键。如何预防呢?

1.识别高危人群:

冠心病患者。这是猝死的最高危险因素,约20%~25%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患心肌梗死者中有75%可发生心脏性猝死。不少患者发生猝死前,有心脏疾病的表现。

“三高”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也易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吸烟者。心脏性猝死者中,有90%以上的人都吸烟,有的是被动吸烟的“二手烟”者。

不良饮食习惯者。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类食品,如动物肉类,造成肥胖、高血脂或高血压。

不良生活方式者。工作忙碌,锻炼很少,体质减弱等。

工作、精神压力过大者。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体力透支等很容易成为心脏病的诱因。

2.定期体检。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自觉健康的人,都应定期体检。

3.平衡膳食。进食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富含食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多食新鲜瓜果,补充足够的钾盐,控制甜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用餐不宜过饱。

4.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还会诱发心律失常;情绪激动很容易诱发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塞等意外。

5.适量运动。可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得到改善。运动以步行、简化太极拳为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不引起疲劳为度。

6.生活规律、起居有常。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适当休息;随季节和天气增减衣服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

7.消除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如戒烟、控制体重和有效地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并积极治疗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