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明清——传承四百余年,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青海通史记载,青稞酒酿造业起步于明代中后期,据口碑资料,约至明末清初,有在青海经商的山西商人聘请家乡工匠,引进外地酿造工艺及配方,酿造出清澈透明、香气扑鼻的青稞酒。
民国时期,青海较有名气的酿酒坊包括天佑德、文玉合、兴义德,世义德等。这些作坊全部采用青稞为原料;其中天佑德酒坊所用的水质量好,年产青稞酒七八千公斤。由于酒品质量好,醇香诱人,畅销全省及甘肃一些地区。酿酒所采用的“清蒸清烧二次清”古法工艺,现已被青海省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以说天佑德青稞酒是正统、正宗古法青稞酒的传承者,被誉为“中国青稞酒之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地方政府的支持推动下,整合老八大酿酒作坊,积极筹建互助酒厂。1952年,互助县酒厂建成投产,是我国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生产白酒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