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头白发仍奔走禁毒一线|玉环有个“五老禁毒团”

2020-08-27 08:32:06 [来源:台州日报] [初审编辑:印奕帆]
字体:【

“最近有没有什么社区需要宣传的?”每周一,郭口顺都会准时出现在玉环市坎门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跟他的“老伙计们”一起商量近期工作安排。几张椅子,四五个人,年龄最大的郭口顺今年95岁了,年龄最小的也有60多岁。

“上世纪90年代初,坎门的吸毒人数高居全县之首,多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郭口顺回忆,“听到别人说坎门‘真厉害’,我这心里真不是滋味。”

2002年7月,离休在家的郭口顺带领400多名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民兵、老渔民、老村居干部等人员组成了“五老禁毒团”,义务禁毒帮教。今年,玉环市“五老”禁毒帮教服务项目当选2019年度全国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发动“五老”力量

1987年,郭口顺在玉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一职上退休,投身于青少年工作与禁毒工作。吸毒人员“身瘾易戒心瘾难戒”是当时戒毒工作遇到的普遍难题。

当时,他并不被看好,也听了不少冷言冷语。“群众发动起来了,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为此,他联系朋友,壮大团队,一支禁毒队伍初现雏形。

2002年7月,“五老禁毒团”成立。2007年3月,由郭口顺倡议的全省首个“禁毒阳光会所”成立,为禁毒帮教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

叶金弟原是坎门区中心小学校长,1998年退休,今年已经83岁了,是“五老禁毒团”的宣传队队长。“我对中小学情况比较了解,对开展校园宣传工作比较有经验。”

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览馆,提高其预防毒品意识,组织文艺宣传队,去校园进行文艺演出……叶金弟说,“刚开始都是郭老去校园讲课,讲了3000多场,现在我们将接力棒给了社工。”

“五老里面我占了三,老渔民、老村居干部、老民兵。”2008年,骆石绵受邀加入禁毒工作。“那时候双龙乡有个村禁毒工作比较落后,听说我退下来了,就想让我过来一起工作。”

那时骆石绵已经70岁了,对禁毒工作一窍不通的他,只能凭着原有的村居干部工作经验,跟着其他老同志学习。

为了做好双龙片区的禁毒工作,他一口气跑五了个村。两个村在南边,两个村在北边,一个村在山上,他挨家挨户走访吸毒人员。

“经常遇到闭门不见的,我们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时间,双龙便跻身坎门街道禁毒先进行列。

18年来,“五老”们将各自的经验与禁毒工作结合起来,跑宣传,做劝导,至今,他们已累计帮教吸毒人员432人,帮助263人成功脱毒,帮助安置就业、创业人数达到80%以上。

善以“春风”化人

坎门当地有个小伙子,姓颜,此前办厂,生意不错。但是一次吸毒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

“涉毒后,他就开始跟亲戚借钱,从两百三百到三千五千,得知他从戒毒所出来了,我们立即介入帮教。”骆石绵回忆,当时他就跟着村干部一同去他家,了解他的生活情况,给他做思想工作。

“生意都砸在毒品上了,我愿意改。”得到这一回复,骆石绵的心也稍微放下了些。3年12次复查,他每次都要询问结果。

如今,小颜已经成功戒毒,还积极参加禁毒工作,帮助4个人成功禁毒。

“我们做禁毒工作,就是要关心他们,关爱他们,不断引导他们。”骆石绵说。

实际上,“五老们”不仅在禁毒工作上循循善诱,春风化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互相关怀,互相帮助,禁毒团有了家的氛围,家庭成员越来越多。

“祝新年快乐!”每年过春节,郭口顺总会在办公室里打百来个电话,为老伙计们送上节日的祝福。有成员生病了,经济上有困难了,他立即拄着拐杖前去看望。

“他让我们觉得很温暖,我们也不断将这种温暖传递出去。”今年83岁的老民兵李其凤说,如今,“五老禁毒团”就像一个大家庭,谁家有困难了,大家都赶过去帮忙,过年过节,大家互相问候,送祝福。

逐渐,“五老禁毒团”也带动了一批人参与禁毒工作。

“我们的文艺宣传队有38位队员,他们都是社会业余文艺人员,从不收取报酬,都是无私奉献。”叶金弟说,“现在,芦蒲镇每年都会邀请我们过去演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