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探访湖北省地震局 地震预警靠电磁波和地震波赛跑

2020-05-11 10:27:34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李碗容 柯称 杨勇 李媛 安宁] [初审编辑:周泽中]
字体:【

明天是5·12全国防灾减灾日 云探访湖北省地震局

地震预警靠电磁波和地震波赛跑

记者体验地震预警系统仿真实验平台

专家介绍核电地震监控系统沙盘模型

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碗容 柯称 通讯员 杨勇 李媛 安宁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黄士峰

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8日,楚天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湖北省地震局,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带网友探秘湖北省地震预警实验室和首次启用的防震减灾科普展厅。直播吸引了近20万网友观看,大家纷纷表示“涨知识”了。

记者体验提前15秒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近年来人们非常关注的技术,它是怎样实现的?

在湖北省地震预警模拟与测试实验室,湖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魏贵春介绍,地震预警主要利用的是两个时间差,一个是横波比纵波速度慢,且破坏性地震波主要为横波;二是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得多”。

当多台仪器监测到破坏性地震后,预警系统利用纵波数据快速处理并产出地震预警信息,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将预警信息推送给企业或公众。

随后,记者走上地震预警系统仿真实验平台,体验震中距约80km的模拟地震异地预警的过程。

工作人员按下启动键后,背景噪声波形立即被压缩为一条直线,纵波、横波等相继出现,数据采集器指示灯变亮,表明地震发生。地震预警中心处理数据后立即产出地震预警信息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接收终端弹出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地震震级、震中距、地震波到达时间倒计时等参数。

大约过了15秒,记者站立的平台开始左右晃动起来,表明破坏性地震波已经传到现场。“这15秒能为我们采取应急处置赢得宝贵时间。”魏贵春介绍。

“一巴掌”让小区自动报警

云探访的第二站是湖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普展厅,展厅内布设了集成运用光电信息技术的高铁、核电、高层建筑地震监控系统沙盘模型。

在高层建筑沙盘边,记者用手拍了下沙盘边缘,相当于产生了一次“地震”。几乎与此同时,“城市”响起了警报声,高楼旁冒出了烟气。“这些都是地震预警信息传递,让居民知道即将地震,进行紧急应对。”湖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王杰解释。

核电沙盘上,工作人员启动模拟地震的开关,整个核电站马上响起警报声,同时核电站的所有电力设备全部关闭。

在高速铁路地震监控系统沙盘上,一辆动车正在奔驰。工作人员按下模拟开关,动车立马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紧急自动停车,疏散群众。王杰告诉记者,目前高铁地震预警已经在四川和云南部分高铁进行了一些实验。

湖北历史地震是如何测算的

湖北有发生大地震的风险吗?是市民最关心的。

记者在展厅中看到,湖北历史上破坏性地震记载比较少。有记载的6级及以上地震发生过3次,分别是公元788年的竹山地震、1856年的咸丰地震和1932年的麻城地震(6级)。

展板上显示,公元788年竹山地震是6又二分之一级,咸丰地震是6又四分之一级。湖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雷东宁解释,古代没有地震监测仪器,震级估计往往是通过史料记载反推得到,且一个震级单位可识别的最小震级为1/4,因此,会出现分数。

那么久远的地震是怎样知道震级的?雷东宁解释,一是根据文献记载的有感范围,二是根据历史地震记载的震害最重的位置,确定震中烈度。然后根据已有的有感范围与震级统计关系,震中烈度与震级统计关系进行确定,这些统计关系主要根据大量现代地震记录统计得到。

家用“防震包”你准备了吗

当天,湖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吴建超给网友分享了居家必备的“地震应急包”——包中物品有食品、水壶、手电筒、药箱、打火机、户外服和收音机等。

“假如我们被困,可以通过收音机获取外面的救援信息。我们还可以备一个哨子,被困时可以用它发出求救信号。”吴建超说。

吴建超还结合展板,向大家科普了遇到地震时,科学的逃生、应对方法。“农村住平房的居民要快速移动到户外空旷处。城市房屋的居民不要贸然下楼,应移动到家中比较牢固的位置,如卫生间。有可能的话,要关闭电源和燃气,以防引起火灾。如果选择移动到楼外,一定不要乘坐电梯。”吴建超提醒。

据了解,湖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普展厅和湖北省地震局科技创新成果展厅将会逐步对外开放。疫情过后,市民可以采用团体预约的方式前往参观学习。

相关专题:全国防灾减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