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讲述一段传奇

2019-12-19 13:26:46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号] [责编:周泽中]
字体:【

“千分情万分爱

化作金星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平日刀丛不眨眼

今日里心跳分外急

一针针一线线

绣出一片新天地 新天地”

今天的年轻人们,可能已经不太熟悉这首名为《绣红旗》的歌。但故事大概听过:重庆监狱里,听到新中国成立消息的被囚共产党员们,以江姐为代表,连夜绣出一面“心中的”五星红旗。

之所以说是“心中的”,是因为当时中共地下党人只能从电台中听到消息,并不知五星红旗真容如何。于是,他们把大星绣在正中,旁绕四颗小星。记载这个故事的《红岩》虽是文学文本,绣红旗,却是作者之一罗广斌等人的亲身经历。

其实,就在这些被囚的共产党人听到消息的几乎同一刻,重庆东南1400多公里之外孤悬海表的南粤一隅,也同样升起了一面手绣的五星红旗

这个故事或许不如红岩般广泛流传,但同样值得铭记。

绣红旗的人叫杜岚,出生在陕西,早早加入了革命党。2013年,她永久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101岁。故事发生时,她是澳门濠江中学的校长。

彼时广东已经解放,但当时的五星红旗是按行政区域限额分配,与澳门联系最密切的中山县也只配发了三面。报端早已公布了新中国国旗式样、国歌选定,她还专门托人去拍下了模样;于是,为了在10月1日这一天能升旗,她买来红布和黄布,连夜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

一张泛黄到模糊的照片留下了这个历史时刻。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钟,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来自天安门的《义勇军进行曲》。校舍很旧,杜岚带领着全校师生,就在阳台上升起了这面手缝国旗

1949年10月1日,杜岚携师生升起全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

要知道,70年前的澳门仍是殖民地,为了升旗,澳葡当局对她百般刁难;时年37岁的杜岚报之以这样一句话:

“我是一个中国人,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的国旗,我们要升起!”

如果说此前占支配地位的澳门形象,是澳督亚马留那尊骑马执鞭的铜塑,此后,澳门的命运象征,正是当时这“第一抹红”的飘扬。

1999年12月19日晚,“北京市人民迎接澳门回归祖国联欢晚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是的,在人类历史几乎以浓缩般的方式跳跃发展的今天,哪怕仅仅是20年的时光,都容易让人产生“今夕何夕”之感。

20年前,1999年。下一个千年到来之际,神棍发出千禧末日的预言,艺术家们歌咏着世纪末的哀愁与颓丧,就连方兴未艾的计算机也流传着“千年虫”的传说;

这一年,科学家破解了人类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标志着欧洲一体化新阶段的欧元诞生;也是这一年,北约悍然轰炸南联盟,三位中国记者在使馆内遇难,成为新世纪到来之前中国人难以忘却的伤痛。

回望1999会发现,那一年,今天影响亿万中国人生活的几个互联网巨头公司悄然诞生;朴树发表了包括《白桦林》《那些花儿》在内的第一张专辑,香港帅哥谢霆锋唱着《谢谢你的爱1999》被内地广泛熟知。

但说起来,这些歌曲在那一年,都不如另外一首有着70岁年龄的“老歌”红火——

《七子之歌》

闻一多与组诗《七子之歌》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对“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的歌词和旋律不陌生。

1925年,留美的闻一多写下这组诗时不过26岁。诗中,目睹了当时“死水”一般中国的年轻诗人,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七处中华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7个孩子,写得沉痛又激昂。

也有许多人在澳门远眺内地。近代思想先驱郑观应,在澳门写下著名的《盛世危言》,一时间震动朝野;革命伟人孙中山,是在澳门见到了“轮舟之奇、沧海之阔”,在澳门镜湖医院行医的日子里,“非谈革命无以为欢,数年如一日”。

那时的澳门虽为殖民地,却是各路救国图强思潮的汇流之处。多年以后,深处陕西保安的毛泽东,也在窑洞里与埃德加·斯诺挑灯夜话时回忆,青年时是因澳门的“老改良主义”而得思想转向——

“读了(《盛世危言》)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上,往往是危难时刻迸发出最强大的力量。1937年,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国人奔赴前线;在这之中,也有来自澳门的青年身影。

在这段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历史中,名为“‘四界救灾会’回国服务团”(“四界”指澳门学术界、音乐界、体育界、戏剧界)被安排在第十二集团军政工总队 。

这群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澳门同胞,与其他爱国青年一样穿草鞋、打绑腿、着军装,教士兵认字、教唱抗日歌曲、演出抗日剧目、改善部队伙食,鼓舞战士们的士气,战斗爆发时则运送粮食弹药、护送伤员,更有不少成员牺牲在前线。“四界救灾会”则在后方支援、募款,给内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包括马万祺等在内的澳门工商业巨子,开辟山东及苏北与澳门间的海上航线,将一袋袋黄豆、花生从解放区运到港澳销售,并把解放区急需的各种物资反向输回;

在澳门升起第一面国旗的杜岚,还在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师生募集了大批胶鞋、毛巾和衣服等物资,突破澳葡当局的阻挡,和众多澳门爱国社团、学校、医院等机构一起,赴中山慰问南下的解放军;数十年后,改革开放的大潮里,马万祺、何贤等澳门知名人士也回到大陆投资、办学、建基础设施、做慈善。

如果有人问,是什么支撑着这群青年舍生忘死、义无反顾?

无他,三个字耳:“中国心”。

正如马万祺先生当年所言:“身为中国人,能尽自己绵薄之力为祖国做些事,此生无憾。”

马万祺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赠送“威武文明之师”牌匾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说这话的是邓小平。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后,澳门立法会议员吴荣恪向小平问及游子澳门的前途,邓当即斩钉截铁道:“澳门问题的解决当然也是澳人治澳,‘一国两制’。”

此后的历史轨迹很清楚: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在《中葡北京条约》草签100年后正式落地,中国将在自己的领土上消除了最后一道殖民主义伤痕;同期,澳门老百姓传开了一句顺口溜——那是80年代末邓小平与马万祺谈话中透出的定心丸,概括起来就是回归后,“股照炒,赌照搞,马照跑”

1999年,住澳门半岛北部的老人余亦兰已93岁高龄。12月20日这一天,她坚持要到街头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在与澳门一河之隔的珠海,包括78岁的陈金山在内的数十位老人,看着前往澳门的军车缓缓驶离,泪流满面——整整50年前,也在此地,他们曾聚集一堂,欢迎解放军解放珠海

当时杜岚已经87岁。当天,她拄着拐杖早早来到了学校,再一次在学校里升起五星红旗,并赋诗一首:

“两情一国创新猷,又赖群贤齐献谋。

昌盛繁荣应有待,故园可藉已无忧。”

“故园可藉已无忧”,是这位世纪老人由衷的感叹。

澳门回归当天,杜岚再度亲手升起国旗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小学生们写了封信,10岁的区昊朗和李盈轩还在信纸上一笔一划,勾勒出了澳门盛世莲花、大三巴的图案。

在信中,稚嫩的孩子这样写:

“祖国就像妈妈一样,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她会张开温暖的怀抱关爱呵护我们,祖国母亲就是我们的坚强依靠”;

“两年前可怕的‘天鸽’台风把我们这里搞得又脏又乱。在您的亲自关心下,驻澳部队的解放军叔叔出动了,在他们的帮助下,澳门迅速恢复了整洁和秩序。看到解放军叔叔们疲劳不堪的样子,周围很多人都感动得哭了,我们也因此真正懂得了祖国母亲的含义。”

信中的“您”,指的是收信人习近平。

其实,即便是被外国侵占的漫长岁月里,居澳华人也始终坚持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汉语始终是惟一的官方语言;回归祖国后,“教育兴澳”被列为“澳门特区五年规划”八大战略之一,爱国爱澳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2006年,特区政府颁布《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澳门自此成为世界上少数从幼儿园到高中实施15年免费教育的地区之一;2017年,《高等教育制度》法案通过,1981年才建起第一所高校的澳门,如今已有逾34000名学生在当地就读大、专学业,教研人员近3000人,高教课程达280个。

现任澳门濠江中学校长尤端阳在《开学第一课》中发言

回归祖国这20年中,澳门教育交出的又不仅是“数字递增”的答卷。

澳门粤华中学内,来自湖南岳阳的历史教师谢试矛,经由“内地优秀教师赴澳指导交流计划”推荐,从《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宋朝历史入手,“脑洞大开”地与澳门同行探讨起“一国两制”知识点的传授;

澳门在读生“律子”制作的网络爆款视频中,特区教育暨青年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的《品德与公民》《历史》教材让更多人明白,澳门青年由何与祖国血脉相连。

“我们除了英语用香港的教材,电脑用台湾的教材以外,其他所有的教材我们都是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澳门版),比较丰富,涵盖面比较广。像历史,我们的历史教材把回归以后的都教了,‘一国两制’都写上了,所以他们就懂得我们的近代史现代史,懂得中国的历史,也懂得我们澳门的历史”,濠江中学现任校长尤端阳谈起学校的爱国教育很是自豪。

国庆节、澳门回归日、“五四”等重要纪念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澳门结成了堆、连成了串;而相较于70年前杜岚升起全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时的形单影只,澳门所有学校在去年实现了升挂国旗的全覆盖。

一代青年共同的文化经验已然筑起,底色是数代人心系祖国、爱国爱澳、肝胆轮囷的气魄,去途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统一最终实现的“千秋功业”。

国情教育(澳门)协会组织澳门青少年学习中华传统书法艺术

20年弹指一挥间。

20年前,澳门“治安很差、黑恶横行”,回归后第一年凶杀案件即减少72%,成为每年迎接超过3000万游客、“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城市之一”;三趟快车、西江供水,全体民众的生命线得以维系;签署CEPA、推出“个人游”,经济、民生从此被提振不断,人均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财政盈余从回归初的20亿澳门元升至逾5500亿澳门元;港珠澳大桥铺设,则配合起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建设……

很难想象,这仅仅是20年时间内取得的成就。

其实,澳门同胞与祖国的情感,仅仅看2017年台风“天鸽”肆虐时的一幕就可窥见:那一次,解放军入城救灾,澳门同胞不仅欢迎,还与解放军联手抗灾,并给子弟兵送水送饭。

2017年8月,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与澳门民众联手抗击“天鸽”

这是血浓于水的情感。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在澳门的土地上,这个邓小平的伟大构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只要路子对、政策好、身段灵、人心齐,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戏。”2014年12月,习近平到访澳门时的一番话,说得语重心长。既是讲过去,也说给未来。

就在今天,在澳门机场,习近平对百余名中外记者动情地说,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令人自豪,祖国人民和中央政府也都感自豪。澳门认真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取得的经验和具有的特色值得总结,澳门未来发展美好蓝图需要我们共同描绘。

1925年,闻一多谈《七子之歌》时说,“把这些诗发表了,是希望它在同胞中激起一些敌忾,把激昂的民气变得更加激昂”。

如今,妈阁烟火如旧,游子早已归来。那颗引以为“澳”的中国心,依然蓬勃有力地不停跳动。

20年后,再来听听七子之歌


文/点苍居士、公子无忌

相关专题: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