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再出发!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样改变中国

2019-01-02 22:59:1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岳小乔] [初审编辑:潘华]
字体:【
04.jpg?x-oss-process=style/w10

2018,对中国人最重要的记忆之一,可能就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有无数值得记住的关键节点,而其中五年前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不应该被忘记的。那就是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制定了一份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

过去这五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奋进之势和磅礴力量。中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短短五年时间,中国为什么能?真正了解中国的观察者,可能会从五年前寻找答案。

“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邓小平在1978年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所面临的那种十字路口”,“习近平可能是几十年来面临最严峻挑战的一位中国领导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一位意大利专栏作家这样写道。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彼时的中国,在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中国此时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30多年前。

中国向何处去?当时一些境外人士充满疑虑。“经济硬着陆”“金融风险爆发”“改革缓慢”“中国崩溃”等论调频现。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会吸引全球目光,为何全世界都在期待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施政纲领的首次系统性亮相。

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提出更加公平地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两个“都是”、股票发行将推行注册制、“单独两孩”启动实施……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让外界大呼意外。

“中国披露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美国《华尔街日报》发文这样评价。美国《华盛顿邮报》称,“这是二十年来最具市场导向的、最综合性的一篮子改革。”英国《金融时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与政治全面发展的新里程碑。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涉及60个方面、336项具体措施的改革蓝图,连很多参会人员都说,没想到,很意外,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参加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的学者回忆说,没有习近平下决心,很多重大改革是难以出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的组长,正是习近平本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说,文件起草时,总书记一锤定音,“集中解决制度性的问题,集中解决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问题,集中解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雄心和魄力。英国路透社发文称,中国拉开三十年来最大胆的经济社会改革序幕,“改革若落实,中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极不平凡的五年”

2.jpg?x-oss-process=style/w10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改革蓝图很美好,但最终能取得多大成效,彼时一些海外的观察家们并不乐观。在他们看来,中国改革面临着现实问题与阻力,“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仍需用时间来证明。

时间也做出了回答。

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习近平亲上火线主导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他亲自挂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以非凡的政治勇气与智慧推进改革。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相结合,为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时至今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已经累计召开45次会议。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如果从十八大算起,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五年,六年来1600多项改革方案相继推出,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节奏推进之快前所未有。国企国资、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司法、财税、医疗……一项项议论多年、阻力重重的改革接续启动,一个个以前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被逐一砸开。

雄安新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等一连串重大改革连续推出,城乡养老并轨、最严环保督察、“全面二孩”等改革探索次第推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截至目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36项重大改革举措中已出台实施方案的超过95%。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目标,也已完成过半。正如新加坡《联合早报》曾评价:“环顾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像当今中国这样,以一种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方式推进改革。”

极大丰富了的“改革认识论”和“改革方法论”

3.jpg?x-oss-process=style/w10

十八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的变化,需要放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去理解。

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中国何去何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了答案——全面深化改革,这是这次会议的主题。

这样一次历史性会议的重大意义,一些敏锐的外媒早已注意到。德国《镜报》解读称,这是“自中国1978年以来,中共第一次做出范围如此之广、内容如此具体及有抱负的改革计划”。英国《每日电讯》评论道,此次全会将带来“深刻变革”。

五年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这新一轮改革,既延续了此前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也呈现出一些非常鲜明的特点。对此,中央改革办分管常务工作的副主任穆虹在十九大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改革规律,认真总结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所取得的重要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新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对改革的整体布局、重大问题、关键环节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改革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新一轮改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在穆虹看来,这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推进改革;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四是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五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创新;六是坚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

对照这几年的“历史性变革”,这6个方面实际上回答了向什么方向改、为谁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解了这一点,中国这几年取得“历史性成就”背后的原因,也就更加清晰明了。

不久前,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紧接着,他还引用了毛泽东的话:“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任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往往需要历史纵深去观察,才能明晰其价值。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其开启的新一轮改革,放到四十年的维度中观察,人们已然看到其不凡之处。改革再出发,中国向前进,再过若干年后,回首当年,可能更是如此。

相关专题: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