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向朝阳(4)勇者追日:工程机械湘军执着于研发核心技术

2018-09-23 21:29:12 [来源:湖南卫视] [责编:蒋俊]

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卡特彼勒有个经营理念:经济有波峰波谷很正常,但下一波经济周期时,企业的占位一定要比上一次好。凭什么可以占据好的位置,创新是第一动力。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工程机械湘军这二十多年,就像追日的夸父,执着于研发核心技术,一次次登顶前方的山峰。

每天早上6点多,何清华就出门上班。没人会想到,这辆普通国产汽车的主人,是山河智能董事长。

72岁的何清华,走路带风。只要不出差,他每天会出现在车间里。

山河智能董事长 何清华:每天我走一万多步从哪来?我们这个车间随便走一下,一万步就差不多了。

1999年,在中南大学任教的何清华已经53岁,此时的何清华,萌发了把手里的研究成果,变成实在产品的念头。他借款50万元,在租来的旧厂房上写下“修身治业、兴企强国”几个大字,创办起山河智能。

山河智能董事长 何清华:刚创办公司的时候,新产品又刚刚出来,难免要出问题,客户机器坏了以后,他不管你教授不教授,那就是你赶快帮我修好,那很多很重的几十公斤重的零件,我就直接拎上火车。

早在何清华走出大学实验室的四年前,1995年,液压专家易小刚,从北京自动化研究所来到长沙。

三一集团总工程师 易小刚:那个时候我们都住在工棚里面,我们也不能穿皮鞋的,我们都是穿雨鞋,因为整个工业园里面,还只有一个厂房,还没有道路,道路都是泥泞的道路。

那时的三一,刚刚从涟源县城移师长沙,刚刚涉足工程机械领域。但易小刚一来,就给研发人员定了规矩,有两句话是绝不能说的,一句是“国外是这么做的,我们也这么做”,另一句是“国外没有这么做过,我们也不能这么做”。

三一集团总工程师 易小刚:约束我们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种胆量,是一种恐惧的心理,就感觉到这一个东西,可能有的国外都还没研究出来,我们研究得出来吗?

2001年初,何清华决定,研发挖掘机。但此时的国内市场,在外资品牌的冲击下,本土品牌挖掘机市场占有率,从95%降至不足5%,国产挖掘机几乎全军覆没。

山河智能董事长 何清华:挖掘机它是我们行业的排头兵、硬骨头,我们山河在2001年,还是在租赁的厂房里面开始做,显示了我们这个觉醒,因为中国不是个小国,是个大国,装备制造是立国之本。

何清华信奉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他的办公室一直设在研发中心。现在的山河智能,每9个员工中,就有一个研发工程师。

易小刚的到来,让三一在混凝土泵车臂架研制方面,频频创造世界纪录,2007年66米,2008年72米。

但要制造86米超长泵车臂架,钢材强度要达到1800兆帕。每平方厘米承受18吨的压力,相当于只用一根手指顶起一头成年非洲象。这种钢,国外拒绝大量出口。

三一重工泵送研究院副院长 陈添明:其实非常感谢他们当年的不卖之恩,如果他们继续卖我们钢材,我们可能就一直买下去。不卖,就逼着我们自己干。

三年的夜以继日,三一研究出这种只有瑞典、美国、日本才有的高强钢。

2011年9月19日,86米超长臂架“泵车之王”下线,三一再度刷新这一领域的世界纪录。

三一集团总工程师 易小刚:这些产品都像我的亲生儿子一样,分布在世界各地,有时候出国的时候,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有时还看到我的产品的时候,真的感觉很自豪,也很开心。

经过无数次实验对比,研发人员找到了挖掘机的最佳运行曲线,通过节能装置回收能量,可降低能耗20%至30%。山河智能的液压混合动力挖掘机成为世界上最省油的挖掘机。如今,山河智能的工程机械,在欧洲保有量超过10000台。

山河智能董事长 何清华:不能是简单地跟着别人模仿,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这个就是我的梦想,这个东西要做到这一点,真正对世界价值有贡献。

现在,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企业院士工作站。创新决胜未来,在工程机械湘军的国际化之路上,整合全球技术资源为我所用,布局全球化的研发体系,几乎是各家企业的头号战略。

湖南工程机械协会常务副会长 何建国:传统产业通过高新技术的提升,再加上智能化,那么我们这个工程机械产业,肯定还会有比较大的发展市场。

历史总是在变换中前行。今天,中联重科的起重机,成功吊装全球最重核电穹顶;三一重工的拖泵,将混凝土送上了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顶端;铁建重工的掘进机,打通世界地质条件最复杂的隧洞。湖南工程机械用一个个“世界之最”,来诠释他们产业报国的初心,一步步充实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石。

三一集团董事 梁林河:我觉得就是跟湖南人的性格有关系,不怕苦、不怕累,能承受委屈,在本土把自己的品牌做起来了,把自己的市场收回来了,同时我们还走出去了。

相关专题:《梦向朝阳》——探寻湖南工程机械企业成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