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倡议共为上合美好明天干杯!

2018-06-10 15:21:03 [来源:央视网] [初审编辑:曾晓晨]
字体:【

央视网消息:相约上合,青之岛,友朋来。

作为东道主,青岛迎来上合组织扩员后举行的首次元首峰会。美丽青岛正用自己的热情与自信,期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6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欢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外方领导人。这是习近平发表致辞。(图片来自:新华网)

6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欢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外方领导人。这是习近平发表致辞。(图片来自:新华网)

6月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并致祝酒辞,欢迎各国来宾。500余字的祝酒辞中,蕴含了层层深意,上合成员国共举一杯酒,共同开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征程!

一杯敬

——相通的理念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在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中引用了《礼记·礼运》的儒家经典理念,并指出儒家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精髓。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习近平分析称,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

何为“和合”?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一书中这样说,“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而“上海精神”则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相通的理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和支持。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德米特里·梅津采夫说:“从‘上海精神’到‘构建命运共同体’,中方也在不断深化拓展上合合作理念。”就在6月8日,于日内瓦举行的第107届国际劳工大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了“促进有效的发展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决议,强调其各成员国要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伙伴关系。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弘扬和践行和合思想,中国智慧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重要方向,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一杯敬

——丰硕成果和历史性步伐

历经17年的发展,上合组织从主要着眼于安全合作的地区性合作机制,逐渐成为世界上涵盖地域最广、拥有人口最多、涉及多个合作领域的跨区域国际组织。

习近平指出,在“上海精神”引领下,上合组织不仅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机制建设方面也迈出历史性步伐。

如今,上海合作组织拥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是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秉持开放原则,上合组织已经建立起数十个各领域的合作机制,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中国接任轮值主席国一年来,肩负东道主使命担当,亮点颇为丰富。从外交到经贸,从安全到环保,从科技到农业……中国成功举办一系列重要机制性会议以及大型多边活动等160多项,形式多、领域广、内容足,重要共识不断形成。

一年来,从无到有,创造了多个“首届”——上合组织首届媒体峰会、首届上合组织妇女论坛、首届上合组织文化艺术高峰论坛、首届上合组织医院合作论坛……中国用行动力践行使命担当。

一年来,人文交流蓬勃开展,上合组织国家互为近邻,山水相连,旅游互补性强。2017年,367万人次上合国家人口来中国旅游,每年也有很多中国游客选择到中亚国家旅游。

一年来,中国同各成员国一道,推动各方政治互信升至新高度,安全协作取得新进展,务实合作实现新突破,人文交流收获新成果,为青岛峰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杯敬

——开启上合组织发展新征程

青岛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许多船只从这里扬帆起航、追逐梦想。

“干杯!”习近平在欢迎宴会上举起杯中酒,对各国来宾发出倡议:“让我们以青岛峰会为新的起点,高扬‘上海精神’的风帆,齐心协力,乘风破浪,共同开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征程!”

为何习近平主席用新的起点来定义此次上合青岛峰会,正如他所言:“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全面规划本组织未来发展蓝图。”

今年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第一次作为成员国参加会议。这两国加入上合组织,一方面使上合组织有了更大的发展潜力,也有了更大的合作空间;另一方面,使上合组织人口、面积、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更具影响力。

媒体普遍认为,随着印度、巴基斯坦两个新成员国的加入,上合组织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

据悉,各成员国领导人将共同签署并发表青岛宣言,批准十余份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文件,成果将超过历届峰会。

步入上合时间,青岛汇聚全球目光,也将成为世界阅读中国的又一扇窗。(文/田宏)

相关专题: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