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钱袋子"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详解2018年财政支农新看点

2018-02-11 22:24:51 [来源:新华社] [初审编辑:夏博]
字体:【

原标题:加快建立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详解2018年财政支农新看点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记者 胡璐、韩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钱袋子”将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11日就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公共财政更大力度投向“三农”

问: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公共财政将如何加大向“三农”倾斜力度?

答: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在此背景下,财政必须勇于承担从资金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历史重任。

首先是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2013年至2017年,仅农林水支出科目,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累计安排就超过8万亿元。下一步财政部将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让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2018年,在财政收支矛盾仍然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各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教育、文化、脱贫攻坚、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其中,年初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农林水支出将继续保持增长。

其次,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争取将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到乡村振兴上。比如,为解决土地增值收益长期“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问题,破解“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局,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方式,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财政部将积极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实现中央宏观指导与地方自主统筹的有机平衡,并切实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结构,提升国家支农资金供给效率。

财政支农投向更精准

问:与往年相比。今年财政支农的投向有何新动向?

答:今年财政支农的投向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更加精准投入。

具体包括: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支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支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全面实施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如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

问:如何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答:近年来,财政部在持续加大支农投入力度的同时,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比如,为逐步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2016年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组建了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并积极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向下延伸。目前33家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已基本完成组建工作,以办事处、分公司等多种形式设立市县分支机构189个,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已初步形成。

下一步,财政部将进一步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和使用方式,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加快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完善一事一议、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基金引导等有效机制,因地制宜推广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建立财政、银行、保险、担保“四位一体”的多元化立体型支农政策体系,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把财政支农资金用在刀刃上

问:如何花好财政资金,既在投入上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又要防范可能因此出现的风险?

答: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管好用好每一分钱,将来之不易的财政支农资金用在乡村振兴最急需、最迫切、最关键的领域和环节上。为此,财政部将切实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主要措施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逐步建立健全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支农资金预算制度,健全以评价结果为导向的支农资金分配制度,推动全面实施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

二是聚焦重点资金、重点项目、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强支农资金使用监管,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充分借助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审计等力量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违纪问题,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三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财政部将高度警惕融资风险,加强风险排查和管控,避免出现借乡村振兴的名义违法违规变相举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