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证餐厅靠PS假证上线 这些外卖让人怎么放心吃?

2017-11-17 11:18:11 [来源:央广网] [责编:刘茜]
字体:【

原标题: 缺证餐厅靠PS假证上线!这些外卖让人怎么放心吃吃吃?

导语

去年8月到今年年初,一家网络订餐平台悄然出现了多家不符合规定甚至无人经营的“虚拟餐厅”。订餐平台发现蹊跷后马上向公安机关报了案,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整个事件的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原来一名该网络订餐平台的区域经理为了完成业绩指标,通过电商平台为一些无证或缺证餐厅PS假证照片蒙混过关,帮助他们在平台顺利上线。

日前,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对此案件提起了公诉并审结,两名犯罪嫌疑人均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以一定的经济处罚。案件本身虽然尘埃落定,但是从中暴露出的诸多漏洞也为正在兴起的外卖行业敲响了警钟,网络订餐平台的内部审核还有多少隐患?根本无人经营的虚拟餐厅又是如何躲避监管频频上线的?

区域经理为提升业绩 动起歪点子

据检察机关介绍,2016年8月,胡某在一家外卖订餐平台做区域经理,管理区域内上百家店铺。公司有发展新餐饮企业的指标要求,因此他每天都在为如何发展新的餐厅加盟而发愁。

陈天瞄上了区域内几家新开的小餐馆,但逐一拜访后,得知这些小餐馆证照不全,有的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有的没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没有资格在外卖订餐平台上上线。餐馆想要入驻外卖订餐平台,需要提交包括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在内的材料电子件,通过审核后才可上线。

尽管如此,胡某仍向这些小餐馆的老板们承诺:“你们同意加入就行,其他事情我来搞定!”

上海市普陀区法院的主审法官董婷婷介绍说,有些商户证件不全或者没有,胡某就到网上找做PS业务的第二被告人周某。胡某将商户的信息和证件的样板提供给淘宝店主周某,让周某伪造了工商营业执照、餐饮许可证和食品卫生许可证,这些伪造的证照使商户通过饿了么平台的审核,成功了在平台上线。

此后,胡某为了业绩指标,从2016年8月至2016年底,用伪造证件的方式,不仅让不符合入驻条件的餐饮店铺上线,还上线了多家根本无人经营的“虚拟餐厅”。而餐馆老板们不知道背后的这些小动作,稀里糊涂的就成功在外卖订餐平台上线了。

外卖订餐平台发现伪造证件后报警

2017年1月,该外卖订餐平台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平台上有多张伪造的虚假证件,经过内部调查后发现,20余家餐饮企业近50张证件照片有明显被人伪造的痕迹,遂报警。

经审查查明,被告人胡某系该网络订餐平台的区域经理。在任职期间,为二十余家不符合规定的餐饮企业伪造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共计四十余张。实际造成该网络订餐平台向上述非餐饮企业发放补贴费用人民币三万余元。

周某到案后称,淘宝店于2016年6月才开始从事PS业务,范围包括印名片、抠图、相片美化。2016年8、9月间,胡某通过阿里旺旺让周某帮忙伪造证据,并向周某提供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样本照片以及预备上线的餐饮店铺信息,让他将样本里的商户名称,用PS修改成胡某所提供的店铺名字。

“帮他P的证件都是成套的,一套25元……我不太清楚他为什么要我伪造营业执照,当时也不清楚我伪造的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国家机关证件,只想着赚钱,没想过是否违法。”周某告诉检察官。

对此,董婷婷法官说,“第二被告人淘宝店主周某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他是有一定技术的人,他完全可以凭技术获得商业劳动报酬。但作为一个成年人,他也应该知道不是什么都可以当作生意来做的。”

两名嫌犯分别获刑三年多

据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透露,胡某在到案之后提供了46张店铺的经营资质证明材料,在对这些材料进行一一调查取证后发现,其中共有43张涉嫌伪造,包括23张食品经营许可证和20张营业执照。

“我知道伪造国家机关证件是违法犯罪,但不知道伪造的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国家机关证件。”接受讯问时,胡某流露出后悔的神情。

该案经普陀区法院审理认为,胡某、周某共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普陀区检察院的指控成立。周某实施的伪造证件行为,与胡某的行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基本相当,不宜区分主、从犯。2017年11月15日,普陀区法院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判处胡某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判处周某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主审法官董婷婷表示,两名被告人和订餐平台都应该从此案中得到反思。“该案从表面上看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其实涉及到的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订餐平台发展迅速,老百姓通过平台点的餐饮是否安全。该案件涉及不少商户是证照不全的,老百姓点了这些餐饮,食品安全是没有保障的,进而对餐饮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业内:

订餐平台对证件监管存短板

技术和信息开放均有不足

在生活节奏更紧凑的大都市,外卖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就餐首选。消费者已经开始慢慢接受,动动手指或者一通电话就有饭菜送上门的服务,而送来的外卖是否卫生、健康,也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外卖平台的做法虽然是自揭伤疤,但也的确暴露出外卖的卫生监管在源头上就存在漏洞。

对餐馆上线外卖平台资质的审核,是涉及消费者食品安全的大事。在普陀区检察院的办案检察官杨斯佳看来,此案暴露出网络订餐平台的内部监管仍然存在漏洞。“外卖订餐平台对店铺资质的审核,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审核不严等问题和漏洞。比如对店铺的相关资料仅程序审核是否提交,而非实质审核是否真实。”

这就为犯罪嫌疑人胡某钻平台漏洞,提供了可乘之机。一家知名网络外卖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坦陈,订餐平台对于证件的监管确实有短板,其技术力量和有关部门的信息开放都有不足。但在这位负责人看来,政府职能部门和外卖平台只有加强技术合作,才能更好地监管非法经营,发现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对小微餐饮管理做到“放管服”。

而在检察官杨斯佳看来,订餐平台首先应该尽到监管责任,对上线的店铺做到有效监督。“一般来说,在订餐平台上都会按照规定公示店家的相关营业执照信息。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单凭质量的图片和描述根本无法判断店家的食品卫生状况等信息,也无法起到对店铺的有效监督。因此需要平台加强对店铺上线资质的审核,严把质量关,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消费者在订餐时,尽量选择自己了解信任的餐饮店铺下单。”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目前,各大外卖平台正组织力量学习规范的同时,也在建立专门的食品安全团队,并已和各级监管部门进行了对接和备案,实现商户信息“登记”与“验真”的一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