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大型科普活动在长沙举行 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

2017-10-27 15:31:5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邓桂明 石荣 张亚娜] [责编:金灵]
字体:【

活动现场,专家授课让大家受益匪浅。

专家义诊,面对面咨询。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退休职工太极操表演,提醒大家多健身。

华声在线10月27日讯(记者 邓桂明 通讯员 石荣 张亚娜)“早知道之前是发生小中风,我们就不会不放在心上了。”张苗(化名)感叹,其父亲张新树(化名)四天前发生了脑卒中,正在住院治疗。在我们身边,像张新树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不了解、不重视,未能有效防控,脑卒中这种被喻为“头号杀手”的疾病正以让人惊愕的势头蚕食人类健康。

“预防卒中,你我同行”。今日上午,在长沙滨江文化园三馆一厅广场,一场“世界卒中日”大型科普活动吸引了周边六百余居民参与。来自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脑卒中专家深入居民之中,公益讲课、体检、诊断、互动问答,以多种形式普及脑卒中知识,提高人们的防控意识。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卫生计生委、湖南省预防医学会主办,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福区疾控中心承办。

猝不及防的“杀手”,其实早有征兆

长沙的张新树曾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患有高血压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前几年体检时又发现有腔隙性脑梗塞。然而,跟当记者时一样,69岁的张新树未对健康管理多加重视。10月23日,张新树早起洗漱后,突然察觉自己右腿行动不得,右手握不起水杯,说话也表达不清。幸好,妻子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送其入住湖南省脑科医院卒中中心。

其实,20天前,张新树在乡下小住时也发生过同类症状,可他本人和家人都未重视。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大科主任黄晓松解释,当时张新树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俗称“小中风”,以突然间的口齿不清、身体局部麻木无力、视力问题等为主要症状。小中风,通常是脑卒中发作前的“警告”,但是由于它常在30分钟以内(不超过24小时)就恢复正常,有的甚至几分钟内就缓解,因此容易被忽视。

入院后,卒中中心第一时间对张新树进行了溶栓治疗,目前他恢复良好。“如果在他第一次小中风的时候,就到医院接受正规的系统治疗,这次中风对他的影响会小很多。”黄晓松博士说,“遗憾的是,临床上我们看到很多人中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了解这种疾病,不知道怎样防控。”

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系列疾病,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已经成为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

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中脑血管病为20.27%,农村居民占比22.92%,即在死亡人口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属于脑血管意外。在我国,卒中已经成为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每12秒即有1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年新发脑血管病的患者约270万,且每年呈持续上升趋势。而脑卒中给国家造成的经济负担每年高达400亿元,每年也呈上升趋势。

10月26日,湖南省脑科医院组织了一次关于脑卒中的在线问卷调查,在参与问卷的13139人中,33%的受访者错认为脑卒中又名“老年痴呆”,32%的受访者不能正确掌握脑卒中发生后的急救措施,近40%的受访者未接受过社区或医院的脑卒中健康指导活动。

“脑卒中的危害如此之大,加大对脑卒中的宣教力度,提高人们的防控意识,刻不容缓。”湖南省脑科医院副院长蒋然子称。

预防“头号杀手”,刻不容缓

今日上午的长沙滨江文化园三馆一厅广场特别热闹,参与脑卒中科普活动的市民越来越多。来自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超声科及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的专家为到场的居民解疑答惑,免费测量血糖、血压,进行卒中高危因素筛查,赠送脑卒中体检套餐。

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刘秋庭现场授课。他认为,脑卒中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脑卒中。他建议广大居民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此外,要针对个人情况,积极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和酗酒、缺乏运动、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脑卒中家族史、肥胖或体重超重。因为具备三项或三项以上高危因素的人群,将来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会比其他人高四倍。

刘秋庭教授提醒,出血性脑卒中发作多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而缺血性脑卒中主要表现为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目麻木或口角歪斜、反应迟钝、失去平衡、吞咽困难、言语困难、意识障碍或抽搐等。“一旦发生这些症状,要在第一时间送到有卒中救治能力特别是有卒中中心的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