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曝歧视亚裔学生“潜规则” 林书豪中招

2017-08-17 19:20:26 [来源:法律与生活杂志] [责编:夏博]
字体:【

原标题:林书豪中招美国名校歧视亚裔学生“潜规则”!

近日,美国司法部确认,对哈佛大学入学中的“故意针对亚裔美国人的种族歧视”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这可能还将引发一连串针对美国顶级大学的调查和诉讼。

据报道,如果司法部发现哈佛大学和其他常春藤大学在招生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公正的严格限制亚裔入学数量的现象,或将引发新一轮的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改革。

事实上,哈佛等著名美国名校涉嫌歧视亚裔并不是新闻了,美国高校在招生时针对亚裔学生的“潜规则”更让很多人直呼不公。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注意到,2015年,就曾有60多个亚裔团体向教育部和司法部状告哈佛大学涉嫌在录取中歧视亚裔,教育部以正在审理哈佛的类似案件而驳回申诉。

这样的“歧视”源自哪里呢?美国高校在录取时又有哪些一言难尽的“潜规则”?

“平权法案”不“平权”

其实,这一切起源于美国为了保证各个种族平等而推行的“平权法案” (Affirmative Action),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大学根据种族和族群进行招生偏重。

平权法案诞生于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它规定凡是受到联邦及地方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都有责任落实平权法案,在招生和工作中采取配额或加分的方式让少数族裔学生优先入学或录取。亚裔、犹太裔等少数族裔并不在这个法案的“光环”之下。受益群体只有非裔,西班牙裔和土著印第安人。

平权法案招致了“逆向歧视”争议。关于平权法案的存废之争从未停止。据美国媒体报道,早前,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就陷入了“逆向歧视”漩涡,遭到包括华裔在内团体的起诉,再度掀起了美国高等教育学习权与族裔平等的争议。

 资料图(图自网络)

资料图(图自网络)

在这其中有一个例外,美国加州亚裔学生的比例就比其他州高出很多。

据悉,加州早期通过了第209号公投创制提案,规定大学招生不得考虑种族、肤色因素,因此成为了美国第一个反平权法案的州。美国一些高校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爱荷华大学等也先后取消或修改了若干“逆向歧视”少数族裔学生的项目。

然而,平权法案拥护者从未放弃在美高校中恢复平权法案。2014年,加州拉美裔民主党参议员艾德·赫南德兹提出了SCA5(加州参议院宪法修正案),要求在公共教育领域恢复平权法案,将种族和性别因素作为招生考量之一,遭到了华裔、韩裔等亚裔社区的强烈反对。这一修正案在加州众议院遭到驳回。

数据显示,依据平权法案,美高校招生工作所实行的种族配额大都是考虑非裔、西裔和土著印第安裔少数族裔,而其他少数族裔尤其是华裔却被排除在外。平权法案带来的只是“扭曲”的公平。

虽然美华裔人口逐年增多,华裔学生成绩普遍优于其他族裔,但华裔在美高校录取中却遭受到了不公平。因为平权法案的种族限额使得华裔的录取分数要比非裔和西裔高出很多。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时表示,“华裔在美国不被认为是弱势群体,不仅得不到照顾,还会受到不公正的制约和不平等的限制。所以华裔对平权法案是反对的。”

而对于美一些高校认为建构多元化学生群体需要实行种族配额的观点,专家认为,认定学生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不同,就能增强“思想多元性”,太过教条和简单化。学生的多元性还应当包括兴趣爱好、知识追求、经济地位等因素。而只根据学生的种族限额录取,是对真正多元特质的否定与破坏。

亚裔学生必须比非裔学生高450分?!

哈佛大学作为世界上的顶级学府,被戴上“歧视”的帽子,冤不冤呢?

近日,美国著名平权活动家Edward Blum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题为《哈佛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歧视必须停止》的署名文章。

文中称,哈佛大学有过歧视学业优异的少数族裔的历史。在将近100年前,哈佛大学将近四分之一的新生是犹太人,领导层认为学校里的犹太人太多。1920年,哈佛大学校长Abbott Lawrence Lowell在一封写给同事的信中警告,犹太学生数量持续增长将“毁灭这所学校”。

为了解决“犹太人入侵”的问题,哈佛大学发明了“全盘”录取政策,削减学业成绩的重要性,加入了诸如“领导力“和“社交力”的软性标准。该政策执行的一年内,哈佛新生中犹太人的数量大幅下降。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根据第三方研究,在SAT考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中,华裔学生要比白人学生高140分,比西班牙裔学生高270分,比非洲裔学生高450分才可能获得与其他种族相等的录取机会。

 资料图(图自网络)

资料图(图自网络)

2014年亚裔组织曾向联邦教育部投诉哈佛大学,但投诉被教育部驳回。现在,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向法院起诉哈佛大学,指控哈佛使用了一个不合法的配额制度,每年录取非裔、拉丁裔、白人和亚裔美国人比例大致相当,尽管申请率和学生来源质量有变化。

Edward Blum表示,配额制违背了最基本的民权原则。同时,诉讼书指控哈佛大学在录取学生时歧视亚裔美国人,对他们的优秀成绩施加惩罚,偏袒其他少数族裔。显然,这个案子是要打到最高法院。问题在于,是否存在这种现象——以打造多元化学生群体为名,歧视亚裔美国人。

在2013年,哈佛的亚裔美国人占学生总数的18%,其他常春藤盟校的情况也非常相似,这个比例在14%至18%之间。而在不将种族因素放入录取考虑的优秀大学中,如加州理工学院,亚裔美国人占新生的比重接近43%。

几年前,“费雪诉德州大学”案件曾在美国引起广泛关注。白人学生艾比盖尔·费雪申请该校时被拒。她起诉该大学实施的平权法案阻碍了她的录取。2013年该案被首次送至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将案子退回下级法院进行审议。不少亚裔组织、官员纷纷公开表示对该案中德州大学在招生实施平权法案的支持。

费雪在诉状中称,虽然她的学业成绩比许多少数族裔学生要好,却因种族歧视被刷下。她认为,该校少数族裔入学优先政策侵害了宪法赋予她的平等权利,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规定,“不得拒绝给予任何人以平等法律保护”。 但是最高法院以微弱优势支持了“少数族裔优先法案”,认为德州大学在录取时考虑种族因素是为了加强大学里的多元化。

无所不在的“歧视”

一言难尽的“潜规则”

NBA著名的亚裔球星林书豪大学时期曾就读哈佛大学。作为一个亚裔球星,林书豪的职业篮球道路充满坎坷。

据悉,林书豪在高中最后一年,场均贡献15.1分6.2篮板7.1助攻5抢断,入选北加州最佳阵容,带队打出32胜1负的战绩夺取州冠军。当时的林书豪信心满满地给大学投简历,他最想去斯坦福大学或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但这些篮球名校根本没有理睬林书豪。即便那些非篮球名校,也大多对林书豪视而不见,只有哈佛大学和布朗大学愿意给林书豪提供一个稳定的队内位置,但常春藤联盟的大学没有运动员奖学金,林书豪只能自费。

 林书豪(图自网络)

林书豪(图自网络)

“我认为很明显的原因是我的华裔身份,这是一个障碍。如果我是白人或者黑人的话,就很有可能得到斯坦福大学的奖学金了,”那时的林书豪这样说道,“种族歧视确实存在,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这就是陈规陋习。”

即便当林书豪在哈佛大学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成为常春藤联盟历史首位得分1450+篮板450+助攻400+同时抢断200+的球员,他仍在与歧视的斗争中败下阵来。2010年选秀,林书豪落榜。当时《纽约邮报》的记者这样评价林书豪:“创造机会的能力还不错,突破还可以,但跳投一般,力量不够,运动能力不足,在NBA会在防守端拖后腿。”

2015年,一则亚裔女孩SAT(编者注:SAT系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和ACT并称为美国高考)接近满分却遭美国九所大学拒绝的消息引发热议。

据美媒报道,当时,一名亚裔父亲向美国教育部民权办公室提交申诉,他的女儿申请了包括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等名校在内的九所美国大学,均遭拒绝,最终不得不到国外留学。而根据这名父亲的控诉,其女在学业和SAT/ACT考试中几乎满分,并在多项课外活动中获得区域和全国性的优异成绩。而其同班十多位在各方面条件与她相当或不如她的非亚裔同学却被常春藤盟校或其它一流大学录取。

据美媒报道,在2014年一项由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联合进行的调查中,研究人员以学生身份向全美顶尖高校的6500多名教授发出电邮,对他们的学术成就表示仰慕并请求与他们会面。

所有邮件,除发件人姓名外,内容完全相同。这些姓名大都为可直接判断出性别或族裔,比如:BradAnderson;Meredith Roberts;LaToyaBrown;Juanita Matinez;DeepakPatel;Sonali Desai;Chang Wong和Mei Chen等。调查发现,教授们在对白人男性学生偏爱有加的同时,对亚裔存在相当程度的种族偏见,亚裔学生的申请被冷落的机率最高。

据美国《纽约邮报》报道,2015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印度裔校友卓科尔·英格姆公布了自己15年前以亚裔身份申请学校屡遭拒绝,待伪装成黑人申请以后却得到11所名校面试机会的秘密。

15年前,卓科尔·英格姆在芝加哥大学毕业时,学绩点(GPA)只有3.1,MCAT分数31,以亚裔身份申请医学院时屡屡遭拒。他抱着恶作剧的想法,剃了光头,加入黑人学生会,并在申请材料中称自己是黑人。

印度裔的卓科尔和“扮演”黑人的卓科尔

印度裔的卓科尔和“扮演”黑人的卓科尔

结果,扮成黑人的卓科尔·英格姆获得了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1所美国名校的面试机会,并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一家著名医学院。该医学院对外宣称申请者的平均GPA为3.84,远高于卓科尔·英格姆的3.1。

在医学院学习两年后,他站出来说出了假扮黑人,骗取多家常春藤联盟录取通知书的事实。“这不仅加剧了不平等,而且虽然看起来是对少数民族的优待,其实是在给他们吸引仇恨,这会让美国人觉得,少数族群,就是需要特殊照顾才能跟我们比肩” ,卓科尔·英格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