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慢就业”的95后:“这一年,我就想停下来好好想想”

2017-08-03 17:23:52 [来源:北京晚报] [初审编辑:欧小雷]
字体:【

“为谁而学?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即使是一个符合中国典型“优秀”标准的大学生,也未必能清晰地给出答案。但多数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选择扔掉了这些困惑的谜团,在“毕业即失业”、“不就业等于啃老族”、“不工作就是没责任感”等舆论的高压下,直接接纳社会的规则与诱惑。

“毕业后就一定要立刻就业吗?”带着疑问与迷惘上路,一些90后、95后毕业生或去贫困地区支教,或去中东地区救援,甚至就回到家乡继续思考探索,同时也将新的疑问抛回社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有没有可能对“慢就业”的学生们多些包容,多些鼓励?

“这一年,我去云南贫困县支教”

“从小学到高中,我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好好学习挣大钱,但本科毕业后,我希望自己能先去云南支教一年,来体会人生能有多么多元化。”北大历史学系毕业生刘书函(化名)告诉记者,大学期间她认识了很多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师兄师姐,他们分享的经历和感触对她产生了深刻影响,“出于社会责任感,我不想仅仅满足于听故事,我想要去尽自己所能带来一些改变。”

“以前总在书本上看到说要大力支援西部,但需要支援的西部到底是什么样子?我想去看看。”刘书函毕业后来到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县弥渡县,一年里她去了很多村镇,和当地老师一样完成上课、早读、晚读、晚自习、宿舍监察等工作,“一些学生的家庭贫困真的超出我的想象,甚至有的家庭因为火灾一个青壮年劳动力都没有,像来自牛街、德苴这些乡镇的学生即使坐车也得自己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我开始有意识关注国家扶贫政策,特别迫切地想要改变他们的境遇。”

“最让我感慨的是我的学生里有一个是他们村子里唯一考上高中的,他是全村的骄傲和希望,然而以他现在的成绩未必考得上大学。这就是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教育水平。”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教育改变命运,刘书函中途还带学生回了一次北大参加西部愿望游学活动,“但名额只有八个,只能在全校范围内海选面试,最后选上来的同学望着我说,班级里的同学都让他们珍惜机会,回来跟没去成的人好好讲讲,也算圆了他们的一个北大梦,我当时觉得很心酸。”

“令人欣慰的是,游学活动后我们回学校举办了一个分享会,很多同学的精气神都变了,他们开始有目标去思考未来。”看到了贫困县孩子真实的生活学习状况后,想要迫切去改变的刘书函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我之前的计划是读博后在大学里当教师,而支教经历让我更理解教师这个职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也更加坚定我想要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职业。”

“这一年,我就想停下来好好想想”

在同龄人眼中,谈龙洋(化名)多少是个“异类”。他既不像很多名校学生热衷于志愿活动,也不像其他同学焦虑于找份好工作,毕业以后,他直接背包回了四川老家。

“‘我想停下来好好想想’,这是我进屋后给我爸说的第一句话。”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的谈龙洋回忆道,当时他父亲绷着脸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我很认真地告诉父母,我需要一年间隔期(gap year)去思考未来的规划,而不是像很多同学一样去与所谓的‘主流’妥协,想都不想就去电力系统工作,天天抱怨各种被压抑被埋汰。”

虽然学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但大学期间谈龙洋对日语产生了浓厚兴趣。“我想去一个日企做翻译,但不是很确定这是不是最适合我的选择。”事实上,在这一年间隔期内,谈龙洋丝毫没有闲着,他一边考着日语翻译所需的证书,一边在一个日本论坛上接兼职任务来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果我连兼职笔译的压力都扛不住,更不用说去专业搞这一行了。”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论坛沟通,我意识到专门设翻译岗位的日企越来越少,除非资质够硬,能够去签约出版社做书籍翻译,收入才会更稳定可观。”谈龙洋表示,自己现在仍不确定自己在日语翻译这条路上能走多远,“实在不行,我再回电力系统工作也没什么遗憾,毕竟人有什么能力就捧什么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