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仰对话·傅学俭:公者千古 私者一时

2016-06-29 11:35:4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龙腾] [责编:蒋俊]
字体:【

今年已是80岁高龄的傅学俭说,即使退休了,我还是党员,共产党员没有退休一说。

傅学俭说,入党60年以来,得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不下50次。

党员名片

傅学俭,1936年出生,常德市石门县白云乡人,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委、副秘书长、农委主任,是一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后,长期致力于廉洁文化的研究与弘扬,被媒体誉为廉洁文化的“播种机”。现任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清风杂志社社长。

党员语录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就要做到“不应腐”,因为权力是人民给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完全必要的,但“不应腐”才是最高境界。

华声在线记者 龙腾 长沙报道

初见傅学俭,他热情地招呼着记者落座,中气十足的说话声看不出是年过八旬的老者了。只是年初摔了一跤,导致右髋关节脱位,只能拄着拐杖在客厅里小心翼翼踱步。他笑着说,“人老了,现在哪儿也去不了。”

“时光过得真快,一晃我已经入党整整60年了。”在湖南省人大机关大院内的一套老式住宅里,记忆把傅学俭拉回到60多年前。他出生在石门的乡下,老家屋后是一座名叫“金子山”的山包。虽住金子山下,但家境贫寒,2岁时母亲去世,与盲人父亲相依为命。

1952年,傅学俭考入石门简易师范学校,后并入常德师范学校。念书期间,活跃开朗、成绩优异的他,曾一度担任学生会主席。1956年6月快毕业时,学校通知他参加党员大会,讨论他入党的问题。

“当时学生入党的很少,学校一个年级才能发展2个,我就是其中一个。”尽管事过多年,傅学俭仍然觉得是一件很骄傲、很荣幸的事情。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他正患感冒,听到消息后特别兴奋,早饭都没有吃,就跑去开会了。

经全体党员讨论、表决,一致同意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当年的“七一”建党节,学校举行学生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他也牢牢记住了誓词中的每一句话,并把它作为人生和事业的最高追求。

在傅学俭看来,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不是官做得大,不是钱赚得多,也不是寿命活得长,而是爱因斯坦提出的人生价值的经典定义,即“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傅学俭常说:“公者千古,私者一时”。秉公道,弃杂念,去私心,做到公而忘私、大公无私,这是从政为官者必备的素质。他为官多年,一直崇尚廉洁,痛恨腐败。

1984年,他调入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曾一度担任副秘书长,分管过车队。1994年春节,全家20多年来第一次难得大团圆回老家探亲。他堵住了要送他的机关车辆,谢绝了老家单位要来接他的车,自己花钱租了一台小面包车回家过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就要做到‘不应腐’,因为权力是人民给的。”在傅学俭看来,“不敢腐”、“不愿腐”是不得已,“不应腐”才是最高境界。

他曾总结“人生与廉洁”的格言,即“廉为人本,洁是人心。人生必廉,廉必洁终。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这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真理,也是共产党人的座右铭。”傅学俭说,所以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特别规定“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道理就在这里。

他自己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去过他家的人都会感慨,太寒酸了,屋里只有一些简单的家具,房子连普通的装修都没有搞,旧式小木椅,床还是老式木架子,客厅里的电视,是儿子几年前给他买的。

记者问他为何不装修一下,他非常实在的回答,“搞装修起码要十多万,钱从哪里来,和老百姓一样,能住就行。”

事实真是如此吗?的确如此。他家就靠他的工资生活。老伴是农村妇女,一辈子操持家务。他当上领导干部之后,完全可以给老伴安排一份工作,但是他没有。他的4个孩子从事的工作都很普通,生活作风也像他一样朴素。

有媒体报道他时,称他“虽然不是纪检干部,却一辈子在反腐。”

退休后,他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弘扬廉洁文化的民间社团——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并连任两届会长。他领导创办了中华廉洁文化第一刊《清风》杂志;成功举办了五次全国性的廉洁文化论坛,不遗余力地倡导“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他也被称为“廉洁文化的播种机”。

记者手记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真理,是共产党员的座右铭,也是傅学俭作为一名有着6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

记者问他,为何能做到这些?他说,就是心中时刻铭记着“不应腐”,“只有内心无愧,才能做到内心的安宁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