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屈原为何能在历史“端午人物”PK中胜出?

2016-06-09 15:46:16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建松] [初审编辑:曾晓晨]
字体:【

新华网上海6月1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 张建松)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因天人相应而立,孕人文精神而丰”。端午节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如果将历史上所有与端午节有关的人物进行PK,屈原无疑是最终胜出者,成为历朝历代公认的“端午人物”。

据上海民俗学专家徐华龙介绍,我国历史上推出的“端午人物”候选人主要有屈原、伍子胥、介子推、勾践、曹娥、陈临、周处、张天师、钟馗、黄巢、蚕神、农神、药王神等。经过民众长期筛选,影响最大的有三位:屈原、伍子胥和曹娥。这三位入围者都有感动历史的人生故事,都是在五月初五因水而逝,死后都被后人追思礼赞。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由于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同盟,没有成功,反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楚襄王即位后,依旧宠信奸佞,再次将屈原革职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不忍再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颠沛的苦难,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选择以死明志,自投汨罗江而亡。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名臣。他本是楚国人,其父伍奢曾担任楚平王的太傅,受谗言陷害,和伍子胥的哥哥伍尚一起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的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尸三百下,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成为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掉越王勾践,但夫差不听,反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被越国偷袭所灭。

曹娥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孝女,相传是浙江上虞人。她的父亲曹盱是当地有名巫师,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五月五日,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接“潮神”伍子胥,不幸因江流湍急,“为水所淹,不见其尸”。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找了十多天也没有结果。悲痛至极的曹娥投江自尽、以表孝心。数日后,有人看见曹娥背负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江面。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徐华龙分析说,这三位“端午人物”入围者的人生故事都很感人,但令人感动的原因各有不同。屈原是忧国忧民悲愤而死,伍子胥是被逼无奈而死,曹娥是为父亲尽孝而死。相比之下,人们更推崇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操。因为这种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爱”,是历朝历代公认的个人最崇高的理想情操,是伍子胥个人的恩怨情仇和曹娥对父亲的“小爱”所不能比拟的。

屈原的最终胜出,还因为他有良好的公众形象、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推崇。伍子胥“掘墓鞭尸”疯狂复仇行为,给自己留下了“一介武夫”的公众形象,引异国之军报私人之仇,也争议颇多,很难得到人们广泛尊重。十四岁的曹娥还是未成年人,虽然孝心可嘉,但投江行为并不值得提倡。

相比之下,才华横溢的屈原是一位伟大诗人,曾创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著名诗篇,社会影响力巨大。他以高洁人格谱写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千古名句,也给历史留下了“正直峻洁、刚正不阿、超凡脱俗、宁死不污、殉身理想、九死不悔”的良好公众形象。在元代,加封“楚大夫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更加提升了屈原的“人气”。

“屈原的人格魅力符合儒家文化君子的基本理想。在数千年的文化哺育中,屈原的诗句被人们千古传颂,他的人生故事也融入端午的节日习俗中,共同参与铸造中华儿女的民族性格,并代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走向亚洲、走向世界。迄今,东亚十多个国家都把端午节作为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足见屈原这位‘端午人物’的社会影响之大。”徐华龙说。

相关专题:2016网络中国节·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