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记者唐湘岳

2016-02-29 08:44:29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戴瑶霖]
字体:【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新春之际,因病去世的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左亭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率先报道这一典型人物的,是光明日报社记者唐湘岳。

    这是唐湘岳记者生涯中的又一力作。30多年来,他先后发现推出上百个典型人物,7次获得中国新闻奖。近几年,他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待在基层,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去发掘三湘大地上的闪光点。

    前不久,他辞去光明日报驻湖南记者站站长的职务,专心做记者、写新闻。

     “讲述正能量故事,影响读者,影响社会”

    2015年11月18日,左亭去世的第二天,湖南省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告诉唐湘岳:“一个好干部去世了。”

    在省发改委,唐湘岳了解到,单位所有人,从领导到打字员,没有一个不说左亭好的,单位所有人都要去参加左亭的告别仪式。“这真的很难得!”唐湘岳说,左亭现象与当今的仇官现象是个反差。当时他就决定,好好了解一下左亭这个好官。

    随着采访的深入,感动也随之而来。

    “一是他的工作状态——负责打扫卫生的物业服务人员赵清告诉我,她每天7时40分来打扫卫生,可是永远比左亭来晚一步。二是他的幸福观——‘吃碗辣椒炒肉就是幸福’……”

    什么才是重大典型?唐湘岳的标准是两条:一,一般人不愿做或者难以做到的事,他做了,做到了(前提是好事);二,很多人都在做且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他坚持不做(前提是不好的事)。

    “采访结果表明,左亭是个好干部,是个重大典型。遗憾的是,没有在左亭生前认识他,发现他。”唐湘岳说。

    2月17日,光明日报一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奔驰的“火车头”》,湖南日报在次日全文转载。左亭的事迹迅速引起众人共鸣。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分别对“三严三实”好干部左亭的先进事迹作出批示,称赞左亭同志是真正的时代先锋、楷模,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把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发扬光大。

    不久前,光明日报发表唐湘岳写的人物通讯《好的书记像什么——追记湖南汝城县岭秀瑶族乡党委书记何明林》。

    唐湘岳说:“我们的干部队伍里,不是少了‘左亭’、‘何明林’,而是没有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去发现、去挖掘、去宣传。眼下,媒体上不应该只有大老虎、小苍蝇的丑恶形象,更需要先进典型。我们要大讲特讲左亭们的正能量故事,要一点点地去消除被蒙蔽被误导的一些人的偏激心理,让他们由衷地对共产党的干部竖起大拇指来。”

    唐湘岳说:“采写这些典型人物,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每一篇稿子都凝聚着我的同事,我的学生、通讯员和编辑部集体的智慧和汗水,我们采写这些重大典型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完成工作量或参与评奖,而是讲述正能量故事,影响读者,影响社会。”

    作为光明日报社高级记者,唐湘岳先后独家报道了优秀农村小学校长李黎明、独守山林30年的“活雷锋”刘真茂、“最美护士”何遥等多个重大典型人物,在社会上产生较好的反响。这些先进典型,多以基层干部、草根英雄为主。

    “我喜欢去基层,去记者去得少的地方”

    与唐湘岳共事近30年的现任光明日报驻湖南记者站站长龙军评价唐湘岳:“他惟一的爱好就是新闻事业,长期与采访对象打成一片。”近几年,唐湘岳一半以上的时间待在基层。他写的上百个典型人物,都是从基层挖掘出来的。

    采访宜章县乡村小学校长李黎明,他在宜章待了3个月,写出通讯《李黎明:丰碑树立在人民心上》以及20余篇后续报道,后来这篇通讯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在采访中,他听说了一个故事:一个建筑包工头,因建校经济纠纷,身绑雷管炸药,冲进正在上课的教室,以师生作人质,索要工程款。千钧一发之际,校长李黎明自告奋勇充当人质,解救师生,化险为夷。

    唐湘岳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个感人的故事,一定要抓住!可是,此时李黎明已经去世,要印证必须要找到那个包工头。好不容易找到电话,打过去,包工头说有这么回事,但是他担心给自己惹麻烦,拒绝进一步的采访。

    “不行,还是要去把细节搞清楚。”唐湘岳与宜章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一起,坐车去了东莞市常平镇。他们只知道包工头在镇上开一个卖饮料的店子,大热天挨家挨户找,真的找到了。看到他们千里迢迢找上门来,包工头李成县也很感动。

    后来推出的系列报道中,唐湘岳专门写了一篇《人质》,完整还原了那个故事。由于李成县当时建学校是贷款,而学校后来虽然付了工程款,但是贷款的利息是李成县出的。唐湘岳便向宜章县委书记反映,不能亏待包工头,让他建学校还吃亏。县里后来给李成县补助了一笔钱。

    这次采访,让唐湘岳更加坚定了一点:采访一定要到现场,找当事人,核实细节。

    记者大都集中在城市活动。“我喜欢去基层,去记者去得少的地方,甚至是从来没有记者去过的地方,所以经常能碰到好题材。”唐湘岳说。

    在宜章县采访李黎明的事迹时,听人说起有个老人叫刘真茂,一个人守护山林近30年了。他决定到大山里一探究竟。翻越4座大山,蹚过3条溪流,终于找到了一栋石块垒砌的房屋,这就是刘真茂的义务护林哨。

    采访、酝酿、修改、再补充资料……几易其稿后,2012年2月23日,光明日报一版以整版篇幅刊发了《新时代的“活雷锋”》,刘真茂30年如一日在大山中坚守的故事,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刘真茂在大山里坚守30年,为什么一直没报道,不是我的眼光比别人厉害,而是因为没记者去。”唐湘岳说,只有深入基层,去那些媒体关注少的地方,才能抓到独家新闻,这也是做记者的乐趣所在。

      “记者对自己要求越严格,读者就越舒畅”

    从1982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唐湘岳一直喜欢写人物报道。在他看来,他采写的典型人物报道能打响,一是采访到位,不急于求成,经常花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去采访;二是注重表现手法,精心构思,不是随意堆砌事迹。

    《新时代的“活雷锋”》一稿,长达1.1万字,因为故事丰富,语言精炼,文采斐然,一口气就能轻松读完。

    写这类稿子,唐湘岳有一个“检验方法”。每次写出来后,他都要发给他的父亲、学生和通讯员,看他们能不能一口气读完,会不会感动流泪。如果五个人里有两三个人说读不下去,就要重写,直到他们说好。

    他写“葡萄教授”石雪晖的稿子,第一稿写了1万字,发给别人看后,反馈说有些平淡、不感动。于是推倒重来,数易其稿还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最后他决定写短一点,3000字的稿子出来后,都说好。这篇稿子后来获得中国新闻奖。

    “每一次写典型人物的报道,都很痛苦。”唐湘岳说,因为要不断尝试用新的结构,新的表现手法,标题也要新颖。他有一个观点:“记者对自己要求越严格,读者就越舒畅。”

    在他心中,做一个好记者:一是有好思想,必须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不迎合读者,而是引导读者;二是有好本领,包括采访的本领、写作的基本功。

    有的记者急于求成,舍不得花时间费力气去采访,而唐湘岳却认为,深入采访总会有回报。采访湖北武汉的曲艺艺术家夏雨田,他在45天里采访了100多人,还研究了夏雨田300万字的作品。后来,光明日报发了3个头版头条。因为采访扎实,内容丰富,他还写成10万字的报告文学《永不谢幕的笑声》出版,这本书获得了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父亲眼中的唐湘岳: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唐湘岳83岁的父亲唐大柏,曾是湖南日报的摄影记者。

    老人家至今保存着一张黑白照片。一个幼童,身着短袖衫,头戴太阳帽,肩挎莱卡相机。“这孩子就是湘岳,当时才3岁,照片的标题就叫《小记者》。”唐大柏说。

    “从小我就希望他能成为一个为老百姓说话的记者。”父亲对唐湘岳采取了“定向培养”模式,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要求唐湘岳每天坚持写日记。当他写到100篇的时候,就帮他在日记本的页面上划版、编辑,配花边、插图,成为“日记报”。10余年里,一共写了3000多篇,奠定了唐湘岳扎实的文字功底。

    1982年,唐湘岳进入湖南日报工作,父子成为同事。一天全家人一起吃饭,突然外面浓烟滚滚,父子俩四目相对心领神会,丢下饭碗就往现场赶,一个采访,一个拍照,一篇《军民齐心协力灭火灾》的报道获得了当年湖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1987年,唐湘岳调入光明日报驻湖南记者站。不久后,唐大柏从湖南日报退休,不过他并没有闲下来。无论是“举报人的命运”、“解救小人质”、“1998年抗洪救灾”、“2008年抗冰救灾”,还是典型人物报道,如刘先和、李春华、胡卫民、刘朝华、石雪晖、李黎明、刘真茂、何遥、沈昌健……都有父子俩一起采访的身影。在唐湘岳获得的7次中国新闻奖中,唐大柏有6次参与了采访、摄影。

    唐大柏说,跟着儿子去采访,一方面是给儿子提供照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儿子的人身安全。他回忆,1994年父子俩一起去解救小人质李振,与绑架者谈判,所有的行动都受到监视,连外出上厕所都有人跟着,随时都有危险。

    知子莫若父。在唐大柏眼中,儿子唐湘岳从小做事就很认真,采访也是如此,参加集体采访常常是最后一个才离开。

    “湘岳是一个正直的人,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党性强。采访典型人物,湘岳从来没有私心。如果他发现有人宣传目的不纯,想通过报道获得利益,那他就会放弃报道。”唐大柏说。而对于那些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先进人物,唐湘岳既通过手中的笔弘扬正能量,同时关注他们的命运,帮他们解决困难。采访“活雷锋”刘真茂后,唐湘岳就向宜章县建议,解决他在大山上的生活困难,保护他的人身安全,宜章县后来给刘真茂安装了太阳能,给他配备了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