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行走的老后:挖掘“民间文化宝库”

2016-01-15 08:46:46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戴瑶霖]
字体:【

    

    湖南日报记者  李婷婷

    为了记录、挖掘、抢救民间文化,他提前十年退休,扛着背包、相机游走山乡。

    40年,近400次深入梅山地区,往返总计10万余公里。最疯狂的时候,一年中入山26趟。他说,不管去多少次,只要重新踏上那片土地,都是一次灵魂的洗涤。

    他是刘启后,人称“老后”。冠在他身上的头衔有很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主席团执行委员、博学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老摄影记者联谊会理事,湖南作家协会会员。2015年年初,凭借着持续40年的民间文化田野考察和文化遗产挖掘、记录、抢救、保护、研究与传播工作,71岁的老后获评“2014年中华文化人物”,与叶嘉莹、郭兰英等11位文化名家排在一起。

    而这一切,还得回到40年前的一个晚上。那天,老后随车从隆回县城一路颠簸来到瑶山。为了拍到漫天霞光,他在大山里迷了路。惟余莽莽中,对面山腰上隐约闪耀的唯一一处灯火,让他认准了方向。这是独立于山腰处的一座小木屋。老后被主人邀请在屋中唯一的一张床上留宿了一晚。往后的40年里,老后数百次深入瑶山村寨,全面记录、挖掘、抢救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拍下了数万张展现瑶族及整个梅山地区现实生活和民俗风情的照片。他拍的照片帮助隆回县成功申报第一批国家级贫困县。

    除了闭塞和贫困,瑶山给予老后最直观的印象,还有一支特别爱美的民族。这里瑶族女性的服饰色彩鲜艳、火热,蓝、红相配,走在大山里非常抢眼,像花儿一样。他赠予这支民族一个十分动听的名字:花瑶。他仔细观察她们裙子上的挑花图样,觉得美丽极了。他难以想象,这些一辈子困在大山里,几乎没有读过书、目不识丁的女性,因何能绣出如此复杂精致的图案。“全凭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灵蛇、老虎、狮子活灵活现,跃然裙上。想到什么就能绣出什么,绣什么就像什么。在这闭塞的大山里,她们竟拥有如此美丽丰富的心灵!”老后感叹:“曾经的花瑶妇女每人都能绣花纹绮丽的裙子,年轻时她们就要绣完自己一生所穿的裙子,放在一只宝贝箱子里,箱子的钥匙只有一把,她们随身携带,决不允许男人打开箱子,包括丈夫。”

    为了搜集、拍摄更多的挑花图样,老后想尽办法说服每一位女性打开箱子。听村寨人说,有一位80多岁名叫沈子莲的老人,拥有几条“最好的裙子”,为了请她开箱展示,老后每天去帮她扯猪草、煮猪食,锲而不舍,最终感动了这位老人。摊开在他面前的数十条裙子让他咋舌,其中两条用老丝线刺绣、老外婆留下的裙子,已有百余年历史。他喊来几位瑶族小姑娘,捧着最精美的一条裙子分头数图案上的针脚,花了大半天工夫数完,竟高达26万多针。正是以这样近乎软磨硬泡的执着与虔诚,3000多位瑶家女向这个外来男性打开了自己的“女儿箱”,最终,他收集到了2000多个挑花图样。老后为每一条裙子拍下照片,并编撰成书籍——《花瑶女儿箱》,书名由作家冯骥才亲笔题写。

    他以一股子倔强的“牛劲儿”,用镜头和文字将神秘的花瑶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并提供多年累积的第一手资料,协助当地政府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呜哇山歌和滩头年画。

    2009年,冯骥才鼓励他继续挖掘、整理整个梅山地区的传统文化。他开始与老伴无数次深入梅山,挖掘出几近消失的邵阳布袋戏和梅山木偶戏,邀请他们到省城长沙演出。为挖掘当地的巫傩文化,老后与妻子先后采访了200多位梅山教法师,跟踪采访几十场各不相同的法事。梅山教驱鬼“手诀”本秘不外传,祖训有言“如有违者,永世不昌”。为了抢救、保留其奇特的文化,老后走遍隆回周边十几个县,寻找老法师,帮他们砍柴、背竹子,再次以诚心感动他们,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收集到濒临失传的梅山绝艺——400个造型各异、神秘“手诀”的人。

    如今,他电脑里积累了数万张珍贵照片,而他明白,一切都始于最初拍在心里的那两张照片:霞光下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木屋中质朴的民族性格。这是后来这一切的底色,是接地气的老后与花瑶结下不解之缘的原始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