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夫妻干上技术活 买辆小车换摩托

2015-02-17 11:13:2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跃兵 通讯员 骆力军 周子杨] [责编:张云荻]
字体:【

“嘀嘀……”2月15日傍晚,小轿车清脆的喇叭声划破宁远县冷水镇神下村的宁静。

“在广州打工的小万开私家车回家过年了!”这消息顿时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山村里传开了。

李小万告诉记者,这是他外出打工以来,换第四种方式回家过年。

1991年,19岁的李小万高中毕业,跟着同村人南下广东打工,先后做过泥水工、打过零工,因为没有技术和体力,每个岗位都干不长久,收入仅够勉强维持自己的开销。到年关回家时,为节省路费,也因为当时公路交通和客运不发达,宁远直达广东的客车数量和班次少,他和同村人都选择挤火车到郴州,然后辗转几趟车回家。同村村民李文达回忆说:“那时,火车站人山人海,挤回火车比在建筑工地干一天活还累。”

1994年,李小万结婚,夫妻俩来到广州市一家电子企业打工。尝过没有技术苦头的李小万,虚心向同事请教,买来书籍学习,很快成了业务骨干,收入也高了。到腊月回家时,夫妻俩改坐直达宁远的客车回家,可票不好买,还因为高速公路少,路网不健全,旅途至少12个小时。李小万说:“1998年除夕,我们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10时多了,年夜饭都热过好几遍了。”

2006年,李小万的月薪涨到了2000元,夫妻俩合计着买了台摩托车上下班。这年年终厂里放假时,李小万得知有好几条公路相继开通,回家的路途几乎缩短了一半,产生了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的想法。

李小万的妻子张格芳说:“骑摩托车回家过年,虽然节省不了回家的时间,可毕竟自己想走想停全由自己做主。”这一骑就是8年。

这8年里,李小万夫妇先后在“阳光技能培训”等国家免费培训项目里“充电”。2011年,他俩跳槽到广州市一家高科技电子企业工作,李小万任生产一线组长,妻子成为技术员。夫妻俩每月有了1万多元的节余。

今年1月,夫妻俩花12万元买了一部心仪已久的比亚迪小轿车,正好开着回家过年。

相关专题:记者新春走基层